阿里人房产困局:被三重信仰抛弃的余杭楼市 谁该为余杭楼市埋单?阿里收缩下的房产残局 阿里人房产迷局:财富自由梦醒时刻,谁还愿为余杭埋单? “急!杭州余杭区房产无偿转让,唯一要求是您接着还贷!”——类似帖子在本地论坛悄然增多。别误会,这不是新型诈骗。真有阿里老员工扛不住了。听起来像天上掉馅饼?细看附加条件,顿时尝出黄连味。 某位求助者帖子背后明码标价:86平余杭房源现估价约130万,但欠着银行150万贷款。等于白送首付不说,接盘者还得倒贴20万填窟窿。这种看似荒谬的交易,恰是当前余杭楼市部分房东境遇的精确切片。 把时间拨回四年前。2021年,同属余杭的万科·天空之城开盘报名,6000多人抢房,其中近千人是持有杭州E类人才证的阿里员工。据当时本地媒体《钱江晚报》梳理,杭州高层次人才中,阿里系占比近八成。这并非孤例:同年8月未来科技城四个红盘齐开,人才登记数接近2000;连瓶窑的溪上俪庭这类非核心盘都有超百位人才出手。 疯抢新盘的逻辑简单直接:新房限价与二手房价存在巨大剪刀差,买到等于赚到百万。阿里人的购买力被无限放大。据杭州贝壳研究院2021年度报告,未来科技城核心“三兄弟”(东原印未来、中南樾府、阳光城未来悦)成交价冲破7万/㎡,边缘板块闲林、良渚均价站上3万/㎡,十年老盘青枫墅园也突破5万。 更夸张的是房租。2022年交付的云谷板块红盘紫璋台,因阿里云总部搬迁带来数万员工需求,96平户型租金火速从4000元跳涨至5000元。天空之城89平户型轻松租出6000元高价。当时流传一个段子:“在阿里工牌和购房合同之间,就差一次摇号机会”。 狂热推升背后是双重预期叠加:阿里持续扩张带来收入增长,房价上涨制造财富幻觉。投资客敏锐嗅到机会。透明售房网数据显示,杭腾未来社区交付后挂牌量曾达300余套,占总量超10%;交付一年的天空之城在租、在售房源长期保持在小区总数15%左右。炒房情绪迅速外溢至闲林、老余杭、瓶窑等次级板块。 转折发生在2023年。多方数据显示杭州二手房迎来拐点,余杭成为重灾区。2024年底贝壳平台显示杭州二手房总挂牌量突破22万套,余杭区以3万余套位居第二,其中闲林板块的桃源小镇单盘挂牌量近千套,东海闲湖城、竹海水韵皆超600套。供过于求直接压垮价格体系: 未来科技城“三兄弟”最低成交价回落至4万/㎡左右 闲林次新房普遍跌至2万/㎡以下,网传截图显示翡翠城部分房源挂牌单价1.6万 瓶窑地铁盘北湖绿洲成交价逼近1.5万/㎡,较最高点接近腰斩 租金同步退潮。我爱我家2024年租赁报告指出,随着云谷板块新增供应入市及企业招聘收缩,紫璋台同户型租金跌回4000元区间,天空之城89平月租降至5000元出头。支撑高租金的“精英抢房”故事彻底失效。 剧变源自三重压力: 深层病灶却在预期错配——把房产投资简化为“绑定大厂”的算术题: 那位想“免费送房”的阿里人,实质陷入一个死循环: 余杭的楼市泡沫破灭,本质是三重信仰的崩塌: 历史总爱重复相似的剧本。二十年前温商炒房团折戟迪拜,十年前煤老板深套鄂尔多斯,今天余杭房东的困境,不过是资产价格绑定单一要素后的必然结果。阿里人的焦虑,只是给所有盲目追逐风口的人敲响警钟。 或许真正该思考的是:当投资标的变成吞噬现金流的债务陷阱,是壮士断腕认赔离场,还是苦守寒窑等待戈多?这个问题,不止困扰余杭的阿里人。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