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专注即时零售领域的刘老实。 昨晚《读佳》发布一篇标题为《独家!京东外卖App将上线,订单量会更进一步吗?》文章,其开篇即为:《读佳》从多方获悉,京东计划推出 “京东外卖” APP,该独立 APP 已由 “京东到家” APP 的开发公司上海京东到家友恒电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开发,或择日上线。对此,《读佳》向京东求证,发稿前未获回复。 鉴于最早看到该公众号的一篇关于小红书要做外卖的消息被小红书官方辟谣为虚假消息后,刘老实本能的对其发布的独家消息产生质疑。 作为同样做自媒体的同行,刘老实对于大家想获得独家消息的心情深表理解,毕竟就连刘老实本人也免不了俗。只是刘老实胆小懦弱,对于未经权威报道的信息是一概不敢独家的。 作为自媒体渴望发布独家消息,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并没有错。然而,其过往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在信息源的把控上,其缺乏足够的精准度,所依据的消息常常存在偏差。而且,其在对获取信息的分析判断上,逻辑链条松散,漏洞百出。这就导致其发布的诸多所谓 “独家信息”,最终被证实与谣言无异,难以经受住市场的检验。比如前不久其发布的小红书要做外卖的独家报道就被小红书官方否认。 此次报道的京东外卖独立 APP 将上线的消息,在未得到京东官方确切回应之前,其真实性就值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要知道京东毅然投身外卖领域,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或盲目跟风。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根源在于美团对其核心业务领域的渗透与冲击。 美团凭借在外卖业务上积累的庞大用户基础和高频消费场景,逐步向电商等领域拓展。这无疑触动了京东的核心利益,威胁到了京东在电商市场的地位。 京东开展外卖业务,实则是一场自卫反击战,旨在通过高频的外卖业务为自身的主营业务 —— 电商,引入源源不断的流量。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流量堪称互联网企业的生命线。京东的电商业务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流量增长遭遇瓶颈。而外卖业务作为高频消费场景,具有强大的引流潜力。 京东期望借助外卖业务的高频特性,吸引更多用户,进而带动低频的电商业务发展,形成协同效应。以此提升用户在京东平台的整体活跃度和消费频次。 从京东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其对这一战略的重视与坚定执行。例如,在京东 APP 上给予京东秒送一级入口。这一显著的位置安排,充分表明京东致力于将外卖业务与自身核心平台紧密结合,以实现流量的最大化转化。同时,京东投入数百亿资金,用于拓展外卖业务的市场份额、优化配送体系、提升用户体验等方面。这展现出其对这一战略的巨大决心和资源投入。 尽管进入7月份以来,京东在补贴方面没有跟进美团和淘宝闪购两家的步伐,被外界质疑其要玩不动了,但是否要偃旗息鼓,现在下判断还为时过早。 在刘老实看来,倘若京东外卖真的推出独立 APP,从战略逻辑上看,这几乎等同于宣告投降。这就像是水利工程一样,水流太大才会想办法分流,以免造成洪涝,水流都不够就得想办法引流。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历程中,诸多案例都表明,独立 APP 往往意味着分流。 以腾讯为例,作为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巨头,其旗下最具代表性和成功的 APP 当属 QQ 和微信。微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早期借助 QQ 庞大的用户基础进行引流。 QQ 积累了海量的用户,微信通过与 QQ 的关联,顺利地将 QQ 用户转化为微信用户,实现了快速的用户增长和市场渗透。后来,微信尝试涉足短视频领域,推出了微视。 然而,微视在发展过程中脱离了微信这一强大的流量入口,未能充分利用微信的用户资源和社交关系链。这导致其在激烈的短视频市场竞争中逐渐掉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信视频号直接嫁接在微信内部。它依托微信的庞大用户群体和强大的社交生态,迅速获得了用户的关注和喜爱,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同样,在支付领域,腾讯深知支付业务的竞争激烈,单纯推出独立的支付 APP 很难在市场中立足。因此,腾讯选择将微信支付融入微信生态体系中。借助微信的高频使用场景和用户粘性,推动微信支付的广泛应用,避免了因独立 APP 而可能面临的流量困境。 再看美团闪购,其 4 月中下旬正式上线以来,也仅仅只是在美团 APP 增加了一级流量入口。而不是像之前的美团餐饮外卖业务一样,再搞出一个独立的 APP。这背后的逻辑和腾讯、淘宝闪购如出一辙,美团自己也不想再分流,而是要想办法聚合流量。 美团凭借餐饮外卖积累了庞大的高频用户群体。闪购业务作为其拓展的新领域,依附于美团主 APP 的一级入口,能直接共享这部分流量,实现用户的自然转化。这既降低了用户获取成本,又强化了主 APP 的生态完整性。让用户在一个平台内就能满足餐饮、购物等多种需求,从而提升用户粘性。 再看淘宝闪购涉足外卖业务的案例,其逻辑与京东如出一辙。淘宝闪购没有选择直接推出独立的外卖 APP,而是通过在淘宝 APP 中增加一级入口,为饿了么引流的方式来开展外卖业务。 这是因为淘宝闪购清楚地认识到,直接推出独立 APP 会导致流量分散,难以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通过与饿了么合作,并在自身核心平台上为其引流,淘宝闪购既能借助饿了么在外卖业务上的专业能力和市场资源。又能将外卖业务与自身的电商平台紧密结合,实现流量的协同与共享。 京东做外卖的核心逻辑是自身流量不够充裕,需要借助高流量的外卖业务来带动整体业务的发展。因此,将京东外卖内嵌在京东 APP 中,给予京东秒送一级入口,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推广和运营,是符合其战略目标的明智之举。通过这种方式,京东能够将外卖业务与电商业务深度融合,实现用户在平台内的无缝流转。提高用户的使用粘性和消费转化率。 而如果此时推出独立的 “京东外卖” APP,无疑会将原本集中在京东 APP 上的流量进行分流。就像水利工程中,本就遇到旱灾,水流不足,却还要分流,只会让情况更糟。削弱京东平台内部的协同效应。这不仅会增加用户获取和运营的成本,还可能导致外卖业务与电商业务之间的联系变得松散。无法实现通过外卖业务为电商业务引流的初衷。 且不论该爆料的消息真伪。万一该消息属实,我说的是万一哈!从战略角度来看,这就代表着京东在这场外卖与电商业务协同发展的战役中,出现了战略方向的动摇,甚至有缴械投降的嫌疑(这里说的是万一哈,京东的法务部门看清楚,刘老实是帮你们辟谣,别闭眼举报哈)。 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市场中,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而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都可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当然,刘老实说了这么一堆,也可能被打脸,如果剧情真的按照《读佳》报道的走向发展,到那时就又证明刘老实上述的判断了,不是吗? 那么你认为,京东会真的推出独立的京东外卖 APP 吗?
同时带你加入 即时零售资源群 , 和更多从业者探索行业发展,洞见2025年行业趋势! 整理:刘老实 排版:刘老实 校对:十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