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标准”+“1案例” 近期,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承办的第十二届可信云大会在北京举行。 会上,由中国信通院组织、网易云信参与起草和修订的《人工智能云 AI 网关能力要求》标准、《分布式应用架构通用技术能力要求第 1 部分:通用微服务平台》标准智能化修订版正式发布。 同时,网易云信《AI 网关助力智能应用开发实践》案例,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性与场景落地价值,入选“AI Cloud 大模型推理与交互”典型案例。 随着豆包、DeepSeek、通义千问等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模型的迅猛发展,智能应用开发正迎来全新机遇。 然而,模型切换成本高、验证周期长等问题成为了制约应用与模型快速融合的关键瓶颈。 AI 网关,智能应用的“高速公路” AI 网关作为连接应用与模型的“高速公路”,正在成为推动模型接入简易化的核心纽带。 AI 网关是 AI 原生应用架构中连接后端大模型服务的关键中间件,具有统一接入多厂商模型、管理高并发流量、提供 Fallback与Failover 机制、确保业务连续性等核心能力。 AI 网关不仅能够监控大模型的流量特性,同时还可以审核大模型的输入输出内容。 通过支持大模型外部信息交互协议,AI 网关帮助企业快速部署AI原生应用,实现智能化服务能力的高效整合与稳定运行。 模型路由+内容安全,一体化建设 作为本次标准的起草和修订的参与者,网易云信轻舟 AI 网关,首创“模型路由+内容安全”一体化网关。开发者不再需要繁复的接入操作,集成之后可以快速实现模型一键切换,并支持 DeepSeek、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主流模型并行测试,从而将原本长达 2 周的验证周期大幅缩短至 2 天。 同时,通过集成网易易盾安全审核能力作为审核模块,AI 原生应用可以快速、自动拦截涉政、色情等风险内容,将违规率降低 98%。面向娱乐社交行业,其内置的敏感词库,支持自定义心理健康术语过滤等,有效规避大模型“幻觉”问题带来的合规隐患。 此外,考虑到运维团队的管理困难,网易云信轻舟 AI 网关通过集中管理模型调用权限与限流策略,以此降低运维复杂度。 从深度参与定义行业标准,到输出可复用的实践案例,网易云信在扎实推进AI技术积累中,不断在社交助聊/陪聊、智能客服、智能教育、智能硬件、智能会议等领域持续扎根做深。 而随着 AI 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网易云信将持续以技术创新推动标准完善,让 AI 网关成为激活智能体价值的核心引擎,为构建“云智融合”的可信未来贡献坚实力量。 免费下载干货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