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字节跳动筹备豆包汽车”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7月29日,火山引擎官方迅速辟谣,明确表示“网传‘豆包汽车’纯属谣言,火山引擎为汽车客户提供算法训练平台,自身并无智驾业务计划”。 这一回应,既让公众避免被误导,又将公众视线拉回字节跳动(“抖音”母公司)在汽车领域的真实布局——以技术赋能为核心,深耕汽车云服务,而非直接涉足造车。 一、官方辟谣:不造车,但汽车云业务已成战略重点 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强调,字节跳动在汽车领域的动作始终围绕“技术赋能”展开。自2021年推出汽车云业务以来,其战略路径清晰可循: 第一阶段(2021-2022年):以车联网云、自动驾驶云为切入点,与吉利、长安等车企合作,将抖音、今日头条等内容生态植入“火山车娱”应用,装机量突破数十万台; 第二阶段(2023-2025年):目标实现客户云业务覆盖率过半,营收追赶腾讯云,成为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商。 这一布局与字节跳动2021年提出的“以终为始,全力做云”理念一脉相承。在汽车产业从“功能车”向“智能车”转型的浪潮中,字节跳动选择避开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整车制造,转而聚焦更具确定性的B端市场。 二、技术深挖:从电池实验室到自动驾驶云 字节跳动的汽车生态布局,呈现出“软硬结合、深度绑定”的特点,其技术投入已覆盖多个关键领域: 与比亚迪共建AI实验室:2025年6月,双方宣布深化合作,共同成立“AI+高通量联合实验室”,聚焦动力电池快充、寿命、安全等核心技术。字节跳动Seed团队研发的电解液AI模型系统BAMBOO,已助力比亚迪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突破性表现。 投资自动驾驶技术:2021年,字节跳动参与轻舟智航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将其场景仿真能力纳入汽车云PaaS层;同时与上汽旗下高精地图公司中海庭洽谈合作,探索合资或战略投资模式。 车联网生态的流量入口:通过“火山车娱”整合抖音、西瓜视频等内容,字节跳动将2C流量优势转化为2B服务价值。数据显示,车载应用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40分钟,远超传统车载收音机。 三、行业变局:当科技巨头成为“卖水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52.4万辆,同比增长34.3%,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燃油车。但行业利润率仅4.3%,远低于丰田等国际巨头。这种“量增利薄”的困境,倒逼车企向智能化要效益。 车企的痛点:理想汽车曾因车载微信使用率低,将其移至应用商店;斑马网络订单多依赖股东上汽集团。这些案例表明,单纯移植手机应用难以满足车载场景需求,车企需要更专业的技术合作伙伴。 云服务的红利: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达66亿美元,年均增速超50%。字节跳动选择此时入局,正是看中车企智能化转型对数据中心、仿真平台的刚性需求。 生态的协同效应:通过飞书(企业协同)、火山引擎(云计算)、抖音(内容生态),字节跳动构建了从企业管理到用户触达的完整闭环,这种生态优势是其挑战腾讯云、阿里云的关键筹码。 四、技术赋能如何重塑汽车产业?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张永伟指出:“智能驾驶的竞争,本质是数据与算法的竞争。”字节跳动的布局,恰恰契合这一趋势: 数据驱动研发:通过仿真平台训练自动驾驶算法,可大幅降低实际道路测试成本,加速L3级自动驾驶普及; 个性化体验升级:基于用户画像的车载内容推荐(如抖音热榜、头条资讯),让汽车从“交通工具”变为“移动生活空间”; 安全与效率的平衡:车企需明确用户数据归属权,避免“算法歧视”或过度商业化,监管层已开始关注汽车云服务的合规性。 结语:不造车的字节跳动,正在改写汽车产业的规则 从辟谣“豆包汽车”到深耕汽车云,字节跳动的选择折射出科技巨头在产业变革中的理性与克制。当造车新势力还在为产能、毛利率挣扎时,这家企业已通过技术赋能,悄然成为汽车智能化浪潮的“卖水人”。 正如火山引擎副总经理张鑫所言:“我们不做整车,但要让每一辆智能汽车都跑在字节跳动的云上。”这场静默的变革,或许比任何造车传闻都更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