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前言 每年一到年底,各大手机品牌都会集中发布自己的当家产品,可以说算是竞争最激烈的一段时间了。 而去年第四季度国内手机市场也是再次洗牌,曾经备受追捧的苹果新机激活量出现了暴跌,而小米一个季度的激活量即便有1243万台也只能排第二。 那么能够排在第一的到底是哪个品牌呢? 图源网络 苹果第四季度激活量暴跌 迈入新的一年之后,各大手机品牌也是度过了堪称最卷的一个季度,激烈的竞争之下,国内手机市场也是又一次出现了洗牌。 前段时间,国家刚刚出台了对于手机的国家补贴政策,拿到国补的不少手机都有很大的优惠力度,应该不少人也萌生了更换新手机的想法吧。 对于不太了解手机参数的人来说,可能市场表现才是更能影响他们选择的重要因素。 而在刚刚结束的24年第四季度中,曾经备受追捧的苹果手机,却“罕见”地出现了暴跌。 手机国补相关报道 按照权威调查机构和媒体的报道,24年第四季度苹果新机的激活量为1241万台。 这个数字看起来并不算少,但相比于去年1501万台的成绩,苹果也是出现了17.3%的大跌。 而且如果按照市场份额来算,苹果也只能排在国内第三的位置,要知道23年第四季度苹果可是以绝对的领先优势,把其他一众国产手机品牌都甩在了身后。 苹果手机 可到了今年,由于苹果新品iPhone 16是在9月就开售的,市场最火爆的时间都不在第四季度。 更何况,国内市场上苹果这次最自傲的AI功能,居然都没能和其他国家一样同步上线,这更是让本就被诟病创新乏力的苹果销量越发惨淡。 尤其是在国产手机纷纷崛起的情况下,苹果哪怕发布没多久就降价,也很难再出现像此前一样“万人空巷抢苹果”的盛况了。 那么这次能够排在苹果前面的,究竟是哪个国产品牌呢? 苹果手机 小米力压苹果排第二 对于不少人来说,小米可以说也是一个知名度颇高,堪称国民级别的手机品牌了。 在竞争激烈的第四季度,即便是苹果这样的国际品牌,也只能屈居第三,而靠着旗舰机型发布时间差等因素,小米也是再次成功反超了苹果。 据统计,去年第四季度,小米的新机激活量居然达到了1243万台,比苹果还要多上一些,排在了国内第二的位置。 当然两边的差距其实也并不算大,不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激活量的数据,都只比暴跌之后的苹果多不了多少。 小米发布会 虽说力压苹果对于小米来说,已经算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了,时至今日,小米在依旧坚持做不到500元的性价比手机,就已经值得称赞了。 更何况,严格意义上来说,小米甚至还是各大手机品牌中,第一个自己跨界造车的品牌。 靠着手机的底蕴和汽车的成功,小米的市值甚至一度超越比亚迪,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车企。 可即便有着如此庞大的用户和生态链,小米的新机激活量,依旧是还不如另外一家国产手机品牌。 那么去年第四季度究竟是哪一个国产手机品牌排在第一呢? 小米汽车和雷军 华为排第一实至名归 国产手机品牌如果按照如今的市场份额来看,能在高端市场和苹果这个巨头相比的,单拎出来的话,恐怕就是华为了。 这个堪称最受关注的国产手机品牌,不论是售价还是设计,基本上每一次新品发布都会给消费者带来惊喜。 尤其是去年推出的全球首款三折叠手机,自从发布就可以说是引爆了市场,单单是这一款机型的预约量就超过了苹果16的一整个系列。 当然了,华为的三折叠其实和苹果新品一样,也是在9月20日开卖的,按理说也影响不到第四季度的表现。 华为三折叠 可架不住华为第四季度又带来了一连串新品以及旗舰手机,尤其是Mate系列的回归,这些都让华为第四季度的新机激活量迎来了大涨。 在榜上有名的国产手机品牌中,华为的新机激活量前一年提高了14.1%,达到了1308万台的水平。 即便和位列二三的小米和苹果相比,华为的激活量也是多出了超过80万台,这样成绩即便放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水平。 2024年第四季度国内手机市场排名 尤其是在高端手机扛把子苹果手机表现疲软,甚至频繁掉出市场前五名的时间节点,自从2023年年底就强势回归的华为也是成功抓住了市场空缺。 无论是三折叠等黑科技傍身的高端市场,还是像Mate70这样中高端市场,华为都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更关键的是,华为的新品手机在最重要的芯片上,还实现了国产新的突破,这又从何说起呢? 华为手机 国产芯片突破助力国产手机崛起 前面提到过,每年年底的第四季度都是手机市场竞争最激烈的一段时间,原因正是国产手机基本都会集中在这个时间段发布新品。 可这背后其实也意味着,国产手机高度依赖于高通等公司手机芯片的尴尬。 因为只有这些公司发布了新一代手机芯片之后,这些国产品牌才能买来制作新的产品。 华为何刚接受采访 而在去年第四季度,华为发布Mate系列的新品手机之后,华为的何刚在接受采访时透露,Mate70系列的每一颗芯片都有国产的能力。 这对于一直以来都被国外芯片卡住脖子的国产手机来说,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 更何况这还是在华为曾经因为国产芯片,而遭到过美国制裁一度低落谷底之后重新做到的事情,其背后需要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在国产芯片日益崛起的帮助下,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中国手机品牌也拥有完全自主的能力,摆脱被海外进口芯片卡脖子的窘境。 国产芯片 信息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