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板最近压力很大啊,头发都比之前白了不少! 看着英伟达这降速,说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 近期英伟达(NVIDIA)的市值,以一夜损失“一个小国家的年产值”的速度在下跌。根据最新市场数据,截至2025年2月4日,英伟达股价跌至118.65美元,较1月的高点153.13美元累计下跌23%,总市值蒸发超过844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1万亿元)。 若以单周(1月29日至2月2日)计算,市值缩水55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万亿元),而截至2月3日,累计蒸发金额进一步扩大至89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万亿元)。市值蒸发的金额超8444亿美元,足以让任何一家市值几万亿的大公司感到喘不过气。 总之,2025年以来,英伟达是亏麻了。 市值下跌得这么狠的原因,是什么?1.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DeepSeek新模型的冲击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了开源模型R1,该模型以极低的硬件成本实现了与OpenAI、谷歌等顶尖模型相当的性能,显著减少了对高端GPU的依赖。 市场对这些信息都是很敏感的,很明显这势必会削弱英伟达在AI算力市场的核心地位。举个例子,DeepSeek仅使用2048个英伟达H800芯片(性能低于H100)便完成了足以对标行业顶尖的高效模型训练,那谁还会费力不讨好地买这么多高算力的芯片啊?所以大伙对英伟达芯片需求下降,也是在预期之内的事。 2. GB200芯片出货量预期下调摩根士丹利将英伟达GB200芯片的2025年出货量预期,已经从3万—3.5万件大幅下调至2万—2.5万件!而且其主要客户——微软的资本支出增速已经放缓。 连行业大佬都对英伟达持悲观态度了,这将是很恐怖的示范效应。 3. 行业周期与竞争加剧趁你病要你命。 云计算资本支出呈现周期性波动,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增速将放缓至个位数。同时,AMD、英特尔等竞争对手的技术进步,以及Meta等公司自研ASIC芯片替代GPU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市场担忧。 AMD向来以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著称,而英伟达在AI市场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深度学习训练和推理任务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AI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英伟达的需求下降,那属于AMD的机会就来了。 华尔街机构普遍悲观起来了: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导致市场对英伟达的短期估值过度反应,股价下跌可能已超基本面变化幅度。 但是高盛、花旗等机构,仍看好英伟达的长期增长潜力,这些机构认为AI技术发展和算力需求将持续推动行业扩张,尤其推理阶段的需求可能带来新机会。 事实上,英伟达的“热度”早已被炒作过头。曾几何时,英伟达凭借其在图形处理单元(GPU)领域的强大优势,以及AI、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的拓展,俨然成为了科技股的“宠儿”,股价一路高歌猛进,甚至突破了前所未有的市场估值。 如今被戳破泡沫 ,只是让它回到了更理性的位置罢了——老老实实做显卡就好啦! 其实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英伟达的“寒冬”或许还未结束。随着AI技术逐步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原本强势的技术优势正在被逐步追赶,尤其是中国等地的科技公司在芯片领域加速突破,英伟达在全球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开始受到严峻挑战。AI热潮的顶峰过后,随之而来的则是市场的调整和修正。很多投资者可能会因为预期过高而开始抛售,导致股价回落。特别是如果AI技术的发展遇到瓶颈,或者经济周期出现波动,可能会影响对英伟达的长期需求。 从历史来看,每当一家公司被市场过度推崇,便意味着“反向”调整的时刻已悄然来临。 若英伟达在接下来的季度未能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或者未能在技术上找到新的突破,其股价恐怕不止是23%的下跌,50%甚至更大的下跌都在可能的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