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在巅峰时期曾被称作是“全球PC市场的领导者”,因其超高的性价比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却在2019年的一次风波中背上了“汉奸的锅”。 原文登载于环球网2019年5月28日关于刚刚,联想否认对美媒说“撤出中国”,强调不背“汉奸的锅”的报道 这件事情为联想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近几年的收入产生了差距断崖,2022年创造了716亿美元的收益,2023直接跌到了619亿美元。 联想 那么2024年联想的年收入又是多少呢?联想这些年都做出了哪些改变? 联想 背上“汉奸的锅” 中国科学院在联想集团创立之初投入了20万元人民币,或许就是这个原因,联想成为了喜欢鼓吹国产产品的全球化企业。 香港交易所 1994年,联想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从此以后一路高歌,短短三年时间,就成为了中国PC市场的领导者。 联想还在2004年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进入了国际市场,并且成为了全球PC领导厂商,在日本、巴西、匈牙利等多个国家都有联想的工厂。 IBM 2019年,联想集团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绩单,出货量直接达到了1783.2万台,市场份额达到了24.8%,在营收和净利润两个方面双双增长。 本来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却因为一句话直接被消费者抵制了,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提出要对中国3000亿美金的商品额外征收25%的关税,其中当然也包括民用电子产品。 特朗普 五月份,联想集团的CEO杨元庆接受了记者采访时提到,若是增加关税的事情真的发生的话,那么就会把中国的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不受关税影响的国家生产。 没想到,却有媒体对他的这句话恶意解读,断章取义的表示联想要撤出中国,一时间,联想“卖国”的言论如潮水一般涌来,联想的CEO第一时间进行辟谣,可效果微乎其微。 联想CFO在采访中的实际回复 其实,有关联想“卖国”的质疑早就有了,2004年联想把总部从香港搬到了美国,就曾引发过热议。 有媒体分析,联想其实并不是有意卖国,而是为了联想能够更加长远的发展,PC业务并不是高科技产业,所以利润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高,把总部搬到美国更加符合商业逻辑。 网友的恶意猜测 然而,在香港上市的联想更贴近国际化市场,和其他国家有合作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国家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这种情况下,联想就被扣死了“汉奸的锅”。 2022、2023年收入 行胜于言,联想先后推出了几款受欢迎的性价比产品,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心,2021年,联想发布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营业额和净利润再次实现双增长。 联想 全年营业额达到了716.18亿美元,净利润20.3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7%,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走路更稳,联想的多元化发展也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居家办公的需求更是推动了高端产品的销售,就连手机的销量都迎来了增长,在报告期内,5G产品的销售额直接增长了3倍多。 图片源自网络 联想三大主要业务的收入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可是耀眼的成绩没有带到下一个年度,2023年,联想的IDG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到了21%,经济溢利也下降了24%。 一部分原因是市场的环境变了,导致消费者的收入来源不稳定,支出方面都持保守态度,还有一部分原因是2023年年初的库存过多,导致销售渠道积压严重。 联想 除此以外,汇率也在不断波动,种种原因导致联想的2023年的营收下降到了619.47亿美元,不过联想的中国区总裁刘军对此还是抱乐观的态度。 电脑的Windows系统是生命周期的,Windows10更新至下一代可能会拉动消费需求,三年的疫情正好让换机周期延后到了2024年,后续的PC消费增长还是很可观的。 Windows10 2024年营收 令人意外的是,2024年,联想的年收入只有568.6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8%,面对这样的成绩,联想总要嘴硬一下的,只好将第四财季的成绩拿出来秀一秀。 联想 该说不说,联想在第四财季的成绩还是挺亮眼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118%,达到了2.48亿美元。 总体来说,PC市场已经回暖,从数据上面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达到了5980万台,基本与2019年持平了,这样来看的话,联想已经成功渡过了行业的下行周期。 联想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很看重AI PC这个赛道,而且联想的AI战略已经初见成效,三大业务的营收和净利润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行业内还把这一年称作“AI PC元年”。 对于这个成绩,很多PC厂商都开始押注AI,还规划了产品时刻表,联想转型后已经成为了跑在最前面的玩家,有网友说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带着野心勃勃的联想回来了。 杨元庆 目前来说,AI PC还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的用户感知还不太明显,那么提升用户对这一技术的认知,降低入门门槛就是就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不知道联想能否在新的十年里完成使命,带领联想重回巅峰,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