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 小谢在近期和朋友一起前往东南亚某国旅行,这次出国她们没有像之前那样单独下载该国的翻译软件,而是直接用字节豆包、腾讯元宝等大模型作为旅途中的翻译软件。 “因为平常工作中也会用到字节豆包、腾讯元宝这些大模型产品,这次准备出国时发现,用它做翻译其实非常方便也很好用。”小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道,在旅行时会经常拍下图片让大模型进行翻译,“有些国外的文字既看不懂,也不知道怎么输入,拍下来然后让大模型翻译就非常方便”。 近日,腾讯翻译君官网及小程序页面显示,为了给用户一致的体验,计划将翻译服务迁移至腾讯元宝。基于此调整,腾讯翻译君-在线翻译、翻译君App和翻译君小程序将于2025年3月13日11:00正式停止运营。 对于调整的原因,腾讯翻译君方面表示“因为现在大模型正在深刻改变翻译产品”。 资料显示,腾讯翻译君于2016年11月推出,是基于百亿级数据积累和领先算法,为用户提供在线翻译、翻译API以及同声传译服务的跨语言交流软件。 上线一周年时,腾讯翻译君日均翻译请求量已达2亿次,发展速度令业界惊叹。后续,腾讯翻译君不断拓展功能和应用场景,除文本翻译外,还推出实时语音翻译、图片翻译、文件翻译等多模态功能,适用于境外旅游、对外交流、国际办公、直播同传、海外内容翻译等场景。在B端还与金山词霸、VIPKID、QQ浏览器、QQ邮箱、QQ国际版、大众点评等多领域头部平台达成合作。 但随着大模型的快速发展,腾讯翻译君的服务已经被集成在腾讯大模型腾讯元宝当中。目前腾讯元宝已经上线翻译服务,输入语言除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文外还支持自动检测语种,用户可以直接在腾讯元宝当中使用翻译服务。 不只是腾讯元宝,包括DeepSeek、字节豆包、阿里同义、百度文小言等市场上主流的大语言模型产品,如今都能直接使用翻译服务。并且随着多模态的发展,大模型可以轻松处理文本、图片、语言等不同形态内容的翻译。 为什么大语言模型产品可以如此快地替代翻译软件? 全国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对记者指出,大语言模型快速发展背后是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突破,结合利用深度学习和大规模数据训练,大语言模型不仅能够理解和生成更为精准和流畅的翻译,且能处理多种语言间的微妙差异,还能进行上下文理解,使得翻译效果更加自然、智能。“而传统的翻译软件通常依赖规则和有限的词典数据库,局限性较大,无法处理复杂的语境和上下文。”安光勇说。 由于大模型还能不断学习迭代,并且是通过海量数据不断训练而成,能够更好地处理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需求,“所以大模型在翻译质量、翻译效率上较传统的单一翻译软件也更有优势”。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记者补充道,同时,大模型的翻译服务通常集成在更广泛的功能中,用户无须单独使用翻译软件,也降低了使用成本。 不只是翻译软件正在被大模型深刻改变,AI大模型正在逐渐替代许多传统软件和服务,尤其是在处理语言、图像和数据分析等领域。例如内容生成领域的文案写作、广告文案,图像领域的背景去除、图像修复等。 张孝荣认为:“重复性高、规则明确、需要大量数据处理的工作,如数据录入、电话销售等,也容易被AI大模型替代。” 这意味着,随着大模型时代的到来,对中小创业者来说,创业环境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简单的功能、服务会很容易被大模型覆盖和替代。 “所以,中小创业者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方向,如今创业者不再需要从零开始开发复杂的技术,而是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助现有的大模型平台提供的API和工具进行创新。”安光勇对记者说道,无论是面向消费者的产品,还是B2B解决方案,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加入AI智能功能,如语音识别、智能推荐、自动化处理等。这意味着,创业者需要思考如何在自己的产品中深度集成AI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技术开发。 (编辑:张靖超 审核:李正豪 校对:张国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