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飞总聊IT,了解IT行业的方方面面。 硅谷传来大地震——谷歌Fellow吴永辉博士确认离职,结束17年职业生涯,闪电加盟字节跳动AI实验室。 吴永辉这位2008年就扎根谷歌的老兵,堪称活体搜索引擎进化史。 从早期优化搜索算法,到2014年杀入Google Brain核心圈层,他参与打造的神经机器翻译系统至今仍在支撑着谷歌翻译每秒400万次的请求。 他参与的RankBrain算法更是重构了全球搜索引擎的游戏规则。 去年刚戴上谷歌技术界至高荣誉Fellow勋章,兼任DeepMind研究副总裁的巅峰时刻,这位54岁的AI泰斗突然选择"向东迁徙"。 字节跳动不仅开出顶级薪酬包,更直接让其执掌大模型Seed团队科研命脉,汇报线直通梁汝波办公室。 更奇怪的是, 谷歌竟未启动竞业协议狙击? 要知道吴博士掌握的搜索算法机密价值连城。按理来说,竞业协议太正常不过了。 字节跳动在这个时候设立的这个研究岗位也不一样,据说承诺不设商业化KPI。 这在TikTok风波的时候,堪称是敏感操作。 更值得关注的是,吴永辉领军的Seed团队定位异常清晰:专注大模型底层架构与AI for Science前沿探索。 换个说法,类似DeepSeek,他要带领别人在AGI的道路上,探索下一代的技术架构,而不仅仅是堆参数。 那么,问题来了,谷歌的大模型怎么样呢? 谷歌的AI技术储备人才,也许擅长做的事情,是传统的AI,不一定是大模型。 所以字节跳动挖人挖到了谷歌,挖上了吴永辉,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吴博士离开谷歌,带走的不仅是技术遗产,更是谷歌AI黄金时代的精神图腾。 但是其实也不对,谷歌AI黄金时代,走出去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字节跳动也终于开始关注基础研究了吗? 张一鸣在着急什么呢? 也许,字节踢动,也需要考虑 "长 期主义"了。在这个AGI就是一切的新时代,没有基础研究,就无法支撑中国公司的技术野心。 挖人搞基础研究。 这恰好补上了字节跳动在AGI军备竞赛中的最大短板——相比其他大厂疯狂堆参数,谷歌也许正在秘密研发下一代基础架构。 这场人才迁徙风暴正在改写全球AI版图:北美科技巨头把持顶尖学者的时代,出现了来自东方的裂痕。 从在北美顶级打工的华人,变成给中国顶级公司打工的中国人,这场变迁,实在是有点扑朔迷离。 字节跳动能不能长期坚持做基础研究,我们需要拭目以待。 宣传一下我的星球,和飞总交个朋友,大家一起进步。3月底前,知识星球最低价50,优惠券减20,到手30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