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何软件 首页 软件资讯 其他 查看内容

京东健康蹭上热点了

2025-3-11 09:11| 来自: 优何整理| 发布者: 国内小编


作者 | 方乔编辑 | 吴玮

3月6日,京东健康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全年总收入达581.59亿元,同比增长8.6%;毛利润为133.08亿元,同比增长12.2%;净利润为41.57亿元,同比增长94%。

财报公布的同时,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两个方向是AI医疗技术应用和居家快检服务。受DeepSeek等AI企业推动,医疗AI领域成为资本新热点。据光大证券预测,2023年中国AI+医疗市场规模已达315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800亿元。

同时,随着居家检测服务兴起,京东健康、美团买药和阿里健康都在布局"医+检+药"的线上诊疗闭环模式。在医药电商头部企业加速创新的背景下,行业竞争和商业模式也面临着调整与重构。

01

京东健康2024年延续了增长势头,营收达581.6亿元,较2019年增长超4倍。公司自2022年扭亏为盈后利润持续攀升,进入稳定的盈利期。

从用户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末,京东健康年度活跃用户数量为1.83亿,第三方合作商家超过10万家,日均在线问诊咨询量约49万。

比较同期数据,2024年京东健康营收是阿里健康(270.27亿元)的2.1倍,净利润是阿里健康(8.83亿元)的4.7倍。这种业绩差距也部分反映在估值上,截至最新收盘,京东健康市值约1140亿港元,阿里健康市值889.93亿港元。

京东健康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11年,当时京东通过与九州通成立合资公司"京东好药师"获得网上药店经营资质。经过多次业务调整,2019年5月,京东健康正式独立运营。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收入计,2019年京东健康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市场份额为29.8%。2020年12月,京东健康在港交所上市,IPO前获得高瓴资本、环球老虎基金等机构共13.5亿美元认购。

在AI技术应用方面,京东健康自研的"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已开源,并在MedBench评测榜单取得96.1的综合得分。

京东健康还在精神心理和皮肤专科领域进行AI应用尝试,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合作开展"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等AI技术的自动辅助病历生成系统"项目,在皮肤专科AI多模态诊断方面声称准确率达95%。

不过,这些技术应用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距离规模化商业化仍有距离。

京东健康CEO金恩林在财报会上表示:"在线购药的用户心智渐趋成熟,电商渠道正成为院外药品零售市场增长驱动。"但市场分析指出,医药电商虽然增长迅速,依然面临线下药店的强大竞争。

传统药店拥有更强的当地服务能力和医保定点优势,而电商平台则在物流配送和价格方面存在优势。中银国际的分析认为,京东健康可能会在2025年加大多方面投资,包括用户、医疗产品及服务、价格补贴等,这可能会影响短期盈利能力。

02

居家快检服务是医药电商平台近年来的新业务方向。该服务模式是用户在互联网平台下单,骑手送检测试剂上门,用户在家完成采样,由专业人员送检,几小时后获得结果。如检测呈阳性,医生可在线开具处方,再由平台配送药品。

2023年末,流感的出现催生了这一需求。当年11月,美团率先在广州推出居家快检试点,用户可获得包括甲流、乙流和支原体等12种病原体的检测结果。随后,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陆续推出类似服务。

根据美团在2024年7月世界流感大会上的数据,从2023年8月到2024年5月,超过50万人次使用了呼吸道多病原居家检测服务。京东健康则报告其呼吸道病毒12联检已售出20多万单。

进入2024年后,各平台开始差异化发展。美团买药在2024年7月推出了女性妇科检测服务,主打一二线城市女性市场。京东健康则将居家快检融入互联网医院业务,并扩展至70多个采血项目。

从商业模式看,这些平台的策略存在差异。据接近京东健康的消息人士透露,居家快检业务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做一单亏几十块钱",但公司愿意投入培育用户习惯。

对美团而言,试剂盒和检测服务都来自第三方供应链,利润空间有限,更多是作为引流工具。而京东健康则试图通过居家快检将患者引入自己的互联网医院生态,并将购药需求留在自营药店,形成闭环。

居家快检服务的兴起也引发了对互联网医疗政策的思考。目前互联网医疗仍主要局限于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服务。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但随着技术发展,这一限制正面临挑战。

2024年初,国家医保局已表示将预设"互联网首诊"的价格项目,这被视为政策调整的信号。2024年底,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发布《居家医学检验外送服务规范》,成为国内首个居家送检标准。

美团和京东都参与了标准起草,规范确立了自采送检和上门采样送检两种模式,对应美团和京东的不同服务方式。

随着医药电商竞争加剧和技术创新持续,行业格局仍在变化中。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8年中国数字健康企业服务市场规模将达2514亿元,2023至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3.7%。但在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中,盈利模式、用户粘性和政策变化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

稿件内容沟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号)

更多内容请关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