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平台1688在“好生意大会”公布,3月下旬开始,全面取消“仅退款”。平台在处理商品品质问题的交易纠纷时,将根据账号诚信情况来判定,符合要求的将由平台出资补贴给买家。商家无需承担相关费用,补贴完成后,商品无需退回,其他的退款申请交由商家自主处理。 此前,快手已于去年12月2日正式终止“退款不退货服务”服务,去年8月,淘宝对评分≥4.8分的优质商家减少平台干预或取消售后干预。 拼多多2024年8月也上线新规,已发货订单,若消费者提出仅退款申请,商家将获得36小时的自主处理时间,并有权合理拒绝退款请求。 从“追捧”到“抛弃”:仅退款的沉浮 “仅退款”模式,是拼多多率先推出的售后机制,即当消费者向平台申请“仅退款”后,如果商家在48小时内未进行操作,系统则会默认商家同意退款申请,自动发起退款。 2021年,拼多多模仿亚马逊“无理由退款”模式,降低维权门槛以提升用户粘性,推出“仅退款”模式,并以此获得大量用户,实现早期借此逆袭,随后抖音电商、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都先后新增支持用户仅退款服务。 截至2024年1月,“仅退款”已成为电商“标配”。这一模式通过高退款率倒逼商家优化商品质量,劣质商家被迫清退,加速行业洗牌。 但与此同时,“仅退款”也导致职业羊毛党产业化,二手平台涌现“仅退款教程”,组织化套利导致商家日均损失超千元。而且也导致平台生态失衡,商单纠纷处理成本飙升,申诉成功率不足25%,中小商家利润被挤压至临界点。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要求整改“仅退款”乱象,推动平台回归公平竞争。 对于“仅退款”政策,网友看法不一。有商家表示支持,称此前“仅退款”让他们承受不少损失,此次调整更公平;也有买家担心,取消“仅退款”后,自身权益保障会打折扣 。 来源:浙江在线、综合九派新闻、证券时报、 编辑:赵伟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让更多人知道 点亮↓↓推荐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