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1 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朋友圈透露,2024 年堪称其创业 20 年来 “最有成就感的一年”。原来,京东在这一年首次迎来 1200 名快递员的退休潮。这些退休快递员可一次性提取数十万元公积金,往后每月还能领取平均 5350 元的退休金,同时享有医保全覆盖。就在同一天,京东外卖宣布与超 1 万名全职骑手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企业全额承担五险一金缴纳成本,包含个人部分,全力保障骑手收入稳定。 此系列举措瞬间引发大众热议:京东推行的 “高福利模式”,有没有可能成为行业的标杆?所有快递员和骑手都能领取退休金,这个目标在整个行业具有普适性吗? 京东底气何来:直营模式与长期战略京东能有这样的实践,并非一时冲动,背后是 17 年如一日的战略坚守。早在 2007 年,京东年收入仅有 3000 万元,刘强东就许下承诺,要为快递员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当时部分员工更倾向于 “多拿现金”,但京东毅然决然地选择由企业承担全部成本。到 2024 年底,京东物流员工总数约 50 万人,全年薪酬支出高达 615 亿元,人均年成本达 12.3 万元,远远超出行业平均水平。 退休金数据大比拼京东快递员每月退休金有 5350 元,对比 2024 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均 3500 元的退休金,优势明显,甚至都快赶上部分三线城市科级公务员的待遇了。反观加盟制物流企业,像 “三通一达”,旗下快递员退休后,多数每月只能领取 150 - 2000 元。而且,70% 的灵活就业者都没有社保保障。京东依靠直营模式,虽说成本不低,但凭借规模化效应和稳定的现金流(2024 年净利润 414 亿元),稳稳撑起了这一高福利体系。 高福利模式的现实阻碍:成本、模式与行业习惯刘强东呼吁 “所有平台都应给员工提供五险一金”,可现实困难重重。拿美团来说,其专职骑手超 200 万人,要是全额缴纳五险一金,一年成本可能超百亿,这对美团的盈利(2024 年净利润约 180 亿元)冲击巨大。另外,京东的直营模式和外卖行业常用的众包制(比如美团、饿了么)截然不同。众包制靠灵活用工降低成本,要是转成全职合同制,整个商业模式都得重新构建。并且,外卖与物流行业长期习惯低价竞争,京东外卖靠 “0 佣金” 和品质化开拓市场,短期内还得应对资金压力和价格战。 京东实践背后的社会意义:从 “人口红利” 迈向 “人力资本”京东这一做法,不只是一场 “企业福利革命”,更反映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革。1200 名退休快递员的案例,让 2800 万从业者看到了 “劳动者尊严” 能够实现。中国灵活就业群体达 2 亿人,社保覆盖率却不足 30%,京东模式为国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市场化范例。刘强东强调 “技术算法不应压榨底层”,直接指出行业过度追求效率的弊端,呼吁企业把劳动者权益纳入战略核心。 未来走向:美好愿景能否成真?京东的探索给行业指出两条路。一是头部企业主动担当,通过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如京东的 “品质外卖”)来消化成本,利用差异化竞争支持福利投入。二是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如果政府通过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手段减轻企业负担,或许能带动更多平台跟进。不过,这一模式最终能否普及,还得看企业盈利能力、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以及社会对 “公平与效率” 的价值判断。就像刘强东说的:“我们坚持了 17 年才见到价值。” 当快递小哥顺利领取退休金,这可不单单是一家企业的成功,更是社会进步的有力证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