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5年第二十一期(总第894期) 【按】本文首发在《光明少年》杂志2025年4月刊上,转回到我的公众号,留下一个发表的印迹。 随着动画电影《哪吒2》的上映,一首打油诗Rap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天雷滚滚我好怕怕,劈的我浑身掉渣渣,突破天劫我笑哈哈,逆天改命我吹喇叭。嘀嗒嘀嗒我滴滴嗒。”歌词中洋溢着一种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少年侠气,这恰与 1300 年前王维笔下的少年游侠形象形成跨时空对话。四首《少年行》构建的一个充满豪情与侠义的精神世界,至今仍在叩击着当代青少年的心扉。 少年行 其一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美酒的珍贵,少年的豪情,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意气相投,都通过这首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尤其有意思的是最后两句“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有一点儿像电影镜头的切换,前一个镜头是少年游侠开怀畅饮,后一个镜头就切换成了系在高楼垂柳边的骏马。虽然并没有继续写少年游侠,但他们的豪迈与洒脱,青春的活力,都因“系马高楼垂柳边”一句而跃然纸上,带给人无尽的遐想。 少年行 其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少年游侠从军报国的经历。他们出身于羽林郎,随骠骑将军征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写出了少年游侠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了保家卫国,哪怕是战死沙场,也视死如归,要留下侠骨芬芳。这样的诗句,不禁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联想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联想到“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些诗句都充分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 少年行 其三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少年游侠的高超武艺在这首诗中得到了详细的刻画。他们能够轻松拉开两张雕弓,面对敌军的千军万马毫无惧色。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植的《白马篇》中的诗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年侠客的英姿飒爽和豪迈气概得到了充分展现。也能让人想起《折杨柳歌辞》中的“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䟤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健儿与快马,健儿与弓箭,永远都是最棒的组合。 少年行 其四 【唐】王维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这首诗描写朝廷论功行赏的场景,少年游侠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却没有得到封赏。“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将军权贵坐享其成得到了封赏,但真正的功臣却被冷落了。诗人在这里为少年游侠鸣不平。然而少年游侠们真的需要这种赏赐吗?或许,在他们心中,更向往的是李白笔下的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既有英勇无畏的气概,又有功成身退的潇洒。 《少年行》通过四个不同的场景,展现了少年游侠的豪情、英勇、侠义以及对功名的独特态度。这四首诗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补充,构成了一组完整的少年游侠形象。其实,这种少年侠气不仅存在于古代,在现当代同样熠熠生辉。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青年时期所作《沁园春·长沙》中,就展现了类似的豪情壮志: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和豪情万丈,青春的活力与激情都在这首词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的散文名篇《少年中国说》中也写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愿今日之少年,也能拥有这样的豪情壮志,也能拥这样的少年侠气,如此,则民族幸甚,国家幸甚! 我的视频号,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古文观止》的公益课已经讲到第三十六讲,每一讲都有直播回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公众号、视频号,来听一听。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