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户业主的家 这三户业主,虽然家庭形态各异,但每一个家都有“幸福的密码”,拥有趣味和故事,记录下来也许对你会有启发。 01 单身博主的家 “我的房子就像‘命题作文’ 80%东西都是商家寄来的” “90后”姑娘宋艳芳拥有“双重身份”,日常,她是一名律师,下了班回到家就是一位家居博主。小宋住的是一套67平米餐客一体的‘二手房’,和绝大多数人不同,她的家更像是一篇“命题作文”。 “刚买房的时候,我正在打官司,就萌生了当律师的想法,全身心备考的日子就像在‘黑房子’里洗衣服,不知道成效,写小红书算是给枯燥的生活一个调剂……当时没钱给新家添置什么,刚搬进来的时候,只有一张床,随手拍了一张照片,发了第一篇小红书《住进了家徒四壁的家,竟然治好了我的失眠》,没想到收获了三百多个赞。 写了不到半年,有一篇5000多个赞,结果,广告来了,家里百分至七八十的东西,包括家具、家电、饰品都是商家陆续寄来的产品,根据这些产品,我再来设计布置自己的家。” ▲卧室挂画,尺寸正好 “这听起来有些奇葩,但确实发生在了我身上,和商家的合作方式比较多元,一开始,我对商品‘来者不拒’,后来会逐渐挑选出适合的,比如卧室的挂画,它的尺寸和调性正好放在空调下;带图案能推拉的镜子,放在客厅,美观又实用,还有那个电脑支架,作为日常必须品,出现在了我的很多生活场景中…… 每一期‘商业文案’,也就是‘种草’文章,我会提前写出创作大纲,再发给商家确认,大部分时候都完美通过。三年时间,一共接了90多单业务,把我这套房子的房贷竟然还清了。” 小宋的小红书号叫“徒步七分”,仔细看她写的小红书笔记和家居照片,感觉不到想象中的商业味儿,反而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儿。 “绿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所以‘绿’是房间的主色调,我喜欢收拾房间,沙发上的靠枕是我拿旧衣服做的填充,厨房挂的彩色门帘是自己钩的,把自己的‘创作’和商家的‘命题产品’结合在一起,输出一幅美好的生活场景,本身就充满探索感和趣味。” “至于文案本身,大多就是我的日常经历和所思所想,我点赞最多的一篇文章有3.8万,就是回顾了自己这几年,从一个法律小白到法考到实习再到执业当律师的过程…… 最近,有一个粉丝给我留言:姐姐,我也是边工作边备考,曾经也想放弃,但看到了你家里的照片和职场经历,最终我也成功了,感谢你的存在……粉丝的反馈和鼓励给了我很大支持,可能自己是什么人,也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吧。” 三年来,小宋一共更新了200多篇笔记,用她的话说:“不算勤快”,但是真实地记录了三年来的变化:“回想当初,自己身背一身债务,家徒四壁,现在考过了律师证,做了独立律师,还拥有了一个家,这一切来得太梦幻…… 有朋友问过我,改变的诀窍到底是什么?我一直是个行动派,无论结果好坏,先做了再说:30岁的年纪,买房、转行、然后行动……所以,我的‘诀窍’就是不纠结、不精神内耗,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坚持下去,你会比你想象的厉害很多!” 02 大学老师的四口之家 抛弃一切风格 把绿色环保做到极致 来自西安科技大学的陈和琥老师,2023年乔迁三房两厅的新居。“当初设计房子,只有一个核心理念:抛弃所谓各种五花八门的风格,一切从实用、实际出发,把安全、环保做到极致。” ▲房屋墙面基本保留混凝土原始样貌 “乳胶漆的挥发有很长的时间,所以房间墙面,我坚决不用乳胶漆,采用‘混凝土墙+护墙板’的方法,原始墙面,先进行打磨,再用抹布擦干,等完全挥发干透之后,再刷一层水性木器漆就好了,这样,经过处理的墙面,很光滑,也很美观。 进门的两侧墙体,我用护墙板,拿钉枪直接砸进墙面,护墙板的表面是竹纤维板,我选择环保等级最高的板材。” ▲女儿房的墙面是女儿画的大娃娃 “房间的整体格局基本没动,但是把其中一个卫生间改造成了‘工作间’,方便回家时办公;两个孩子的房间都留出‘一面墙’,贴上一层特殊材料的墙纸,随写随擦。 ‘表达’是孩子的天性,墙上可以画画涂鸦,也可以算数学题……将来孩子们长大了,不需要了,墙纸可以随时揭掉。但现在这个阶段,让他们拥有一块‘自由表达的天地’很重要。” ▲荣誉柜里面满满当当 “环境可以促进人形成生活习惯,把卫生间改成我的办公室,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给孩子们形成心理暗示:做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要付出努力,即使像爸爸这样,做了大学老师,也要经常读书、学习。 在客厅,我做了一个带柜门的‘荣誉柜’:我把自己取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奖状放在柜子最上面,妈妈的放在二层,给孩子提了一个要求,如果你们取得了荣誉,也可以把奖状、证书放进来,就是把‘放奖状’变得具有仪式感,让孩子心里从小就种下‘向上’的种子。” ▲透明小鞋凳 ▲房间装吊扇,保持空气流通 “三间卧室都安装了吊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客厅上方用了点光源,钢琴上方用了一个灯,调节气氛。门口的鞋凳,换过三个,现在这个最满意,亚克力透明凳,设计简约,材料结实,放在通身镜旁,也不影响出门时‘预览’全身。” 在陈和琥老师看来,设计自己的家,风格与颜值并不重要,关键是实用、好用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上学期末,他在铁一中读书的儿子把奖状放进了“荣誉柜”,看到孩子一本正经的神情,陈和琥说,当初他的“设计心机”应该没有白费。 03 设计师夫妇的二人世界 追求生活中的痕迹 每天享受“二手阳光” 设计师白鹏和画家汪柯的家,位于西安城里一个普通小区内,但走进他们家,迎面而来的是一窗郁郁葱葱的“绿”,仿佛此刻正置身山野,他们自称家是“洞穴”。 这套房子他们夫妇已经住了八年多,白鹏说,根据心情和时间,他们俩一直在更新生活方式,家始终处于“未完工”的状态,“一边生活,一边设计;生活不停,设计不止。” 客厅最显著的位置,不是传统的电视墙,而是一长排落地原木大书柜。 “书柜统一设计成方形的格子,因为格子里面放置的东西不一样,只要按照静物去摆,每一‘画框’都是独特风景,所以格子本身不必做差异,都是40乘40的大小,能放进大书就好。 沙发、柜子、餐桌都是装修时买的,有一些家具己经不那么喜欢了,但我们还是继续用着,继续接纳,物品用久了,总是有感情的,不能因为不喜欢就随意丢弃。” “墙面都没有刷乳胶漆,我们不想让墙有一层隔离膜,彻底把我们和建筑隔离,其实,水泥墙会根据外界环境‘自主呼吸’,迟缓一步去调节室内空间的‘潮湿’与‘干燥’,我们更愿意享受能和自然交流的环境。” “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提倡‘痕迹美学’,墙上刮了痕,地上砸个坑,伤痕大了就补补,自然会留个疤,不必过度计较,痕迹就是‘曾经真实的存在’,能嗅到时光的味道…… 地面那滩“红酒的痕迹”能追诉到那位朋友洒下的瞬间,‘痕迹’在,‘人’就在,‘温度’就在,还是不要一把抹净。雁过留声,我们普通人就留些‘痕迹’吧!” ▲砸掉后的加气块支撑自制水泥板的吧台 “房间总共150平,装修时结构基本没有动,砸掉了一面客厅和厨房之间的隔墙,家人在厨房里做饭,可以被看到,能交流的同时也能增加一份体谅。 装修时,我们提出‘尽可能不让装修垃圾出户’,砸掉的墙本身就是建筑材料,砸碎后,混合一些沙子、水泥,做成现在的地面。” “日常,除了工作,我每天会花2个小时学英语,不为别的,就是想更准确理解西方文化的表达方式,我夫人在她的画室里画画,大家各忙各的…… 闲了,我们喜欢‘爬’到洞口——玻璃窗前,阳光会穿过树影、穿过玻璃,再折射进房间,照在桌子上、椅子上、我们的身上,每天,我们都沐浴在‘二手阳光’中,吃饭、聊天、喝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