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何软件 首页 软件资讯 其他 查看内容

关于“小米查工时”这事!

2025-5-3 17:11| 来自: 优何整理| 发布者: 门户小编

今天中午,收到一位网友的吐槽,关于小米的。



在回答完这位网友的问题,粉丝群里又有网友开始追问:

卦x,为什么不说一下“小米日均工时不低于11.5”那事?

笑死!

关于这事,笔者都装死都装了好几天,结果还是躲不了!

算了,今天就借这篇文章也给大家吐槽一下吧。

首先,笔者先不管小米是不是媒体嘴里说的11.5小时工时。关于“996”、“11116”、“工作八小时制是否包含午休时间”这类工时的文章笔者已经给大家普及过很多次了。

我国法律未对劳动者工作8小时中是否包含午休作出较为明确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对此进行自主规定。所以,关于午餐时间是否计入工作时间,一般公司在你入职时,都会以规章制度形式或劳动合同约定中都已明确告知劳动者。

比如:

1、明确规定将午餐时间计入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员工可以弹性安排此段时间,如果确实因工作需要,员工可以妥善协调好午餐时间和工作时间。

2、对于明确规定午餐时间不计入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除了履行以规章制度形式告知员工的义务以外,还需要确保此段时间员工能够自由支配。

解释很清楚了吧?

大家可能看到这,又想骂笔者了!

但这种立法留白本质上就是现代性困境的制度映射——当效率崇拜遭遇人文关怀,当资本增殖逻辑碰撞劳动法保护原则,企业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休息权的边界争议。

在普通大众的理解中,法律是必须代表实质的正义,非复杂的程序正义。监管部门依据的是法律条文,而民意的根基是情理人伦。这种认知差异的背后,本身就是两种价值观的冲突。

你看你们在网上情绪宣泄这么久了,小米与相关部门搭理你们吗?

这种立法留白本身就为一些"弹性工作制"的规训话术埋下制度陷阱。所以,我如果为了流量去煽动大家骂小米,依小米秋后算账的惯例,我后期必定吃名誉权官司。但我如果用法律说这事,你们绝对又来骂我收小米钱,吃小米家的饭了!

里外都不是人的事,你们说我还有必要参与吗?

再说小米,当前小米舆情呈现典型的"压力缓释"周期。也就是在舆论发酵初期采取"示弱"姿态,通过公关的“柔性表态”与自媒体们打打口水、消耗消耗公众情绪,待网友完成"情绪宣泄"后,后期就是精准的传票"降维打击"来反转舆情。

不管是王化还是小米法务部,他们绝对是不会去得罪哪几家媒体的。但如果笔者这样的自媒体一旦涉足"企业-公众"这类对抗性话题,那就是去给王化送人头,给小米法务部送kpi的。最终成为企业舆情管理的"耗材"!(注:如果你看不懂,这里我白话一点。现在风口阶段,小米只能站着挨打。王化没事去打打口水战,慢慢的缓解缓解舆情压力,等各种添油加醋的自媒体跳够了,没人再关注这事了。小米法务部起诉一波,发几个公告,舆情顺势就反转消停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