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何软件 首页 软件资讯 其他 查看内容

腾讯应该担心支付宝“碰一下”吗?

2025-5-26 11:11| 来自: 互联网| 发布者: 资讯小编


上周,蜜雪冰城与支付宝宣布,在全国三万家门店开始支持支付宝的“碰一下”,这背后是蚂蚁集团已然押下核心重注的新支付习惯。

在此前以“支付宝碰一下” 为名的活动上,蚂蚁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碰一下的用户已超过一个亿,覆盖四百个城市,并称增速超过余额宝。

而就[企鹅生态]个人体感而言,至少本人周边生活的商场已大量铺设支付宝“碰一下“标志性的蓝环设备,部分新茶饮品牌的销售人员也主动引导用户使用碰一下,背后应存在着激励机制。

但与想象中的碰一下转身就走不同,几次基于iPhone的实际体验流畅度并没比扫码高明多少,还要弹窗确认,看不出比十年前就很成熟的近场支付有太多进步。

但从外部宣传内容看,从23年开始试验,到24年6月开始推广,至如今用户过亿,蚂蚁集团显然对碰一下取得的效果很满意,并寄予非常高期待。而支付宝在线下的全面发力,自然会将压力给到在线下小额支付频次和渗透率方面,被认为更具优势的腾讯微信支付。

关注微信生态的业者也都知道,微信支付很早就在探索新的支付动作和习惯,并在2021年就在展示过刷掌支付方案。这一将用户生物识别信息融入支付场景,并进而与微信ID进行绑定的方案,从诞生起就被认为具备极大潜力和极高发展上限。但多年下来,刷掌支付推广力度一直比较有限。

一个演示,本文无推广,请放心食用

因此在一季报直面投资者的股东沟通会上,微信支付如何直面碰一下,成为抛给小马哥在内的腾讯管理团队的当头问题。按照小伙伴不一定准确的转述,腾讯的回应大概有几个意思:

首先是腾讯确实深度研究过这一问题,并认为二维码+刷掌才是未来,近场支付并不具备对二维码的广泛替代性和颠覆性。NFC近场支付则存在着安全疑虑、使用门槛等问题。相比之下,刷掌支付非常直观,且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关于铺设和使用成本,按照[企鹅生态]的理解,刷掌支付的设备成本显然更高(有23年资料显示成本过两千),且需要提前信息录入这一步骤;而进入用户使用环节,刷掌支付在用户端的便利性和使用成本则明显更优秀。

综合看,支付宝碰一下方案的铺设推广成本低,但用户使用成本相对高;刷掌支付的铺设推广成本高,但用户使用成本相对低。因此人流越大、使用频次越高,则刷掌支付方案越优秀,反之使用场景越分散、越低频,则支付宝碰一下方案更具优势。

这应是目前刷掌支付的优秀案例,很多出现在大人流量的交通、体育馆等场景,而后发的碰一下则能够率先大面积铺开的原因。

微信支付与支付宝的下次竞争,一定会围绕着新的支付习惯展开

不要因只是“支付动作”的改变,而低估碰一下PK刷掌支付的意义。很多年前就曾有搞支付的前辈对[企鹅生态]说过,新的交易方式,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如今回头看,此言绝对不虚,国内如今蓬勃旺盛的外卖、打车、共享单车等新产业,都与微信支付、支付宝代表的移动支付跨越式发展有关。一张二维码和“扫一扫”的用户习惯养成,改变了无数人的工作与生活。

因此,关于支付习惯的较量,实际就是移动支付市场最激烈的前端竞争。这也是在线下小额支付,被认为笔数相对落后的支付宝率先在支付习惯上求变的原因,打破微信支付在线下优势的法门,就在绕开打开APP这一环节的支付习惯上。

从技术变革的角度看,近场支付作为如今看来已有点落后的技术,其意义就在于绕开微信更站优势的APP渗透率和使用频次,帮助支付宝在线下扩大份额。碰一下看似有巧劲,但其内核实际是阿里大力出奇迹的打法,相比谋求颠覆性,目前更大的意义应在于发起一次进攻。

刷掌支付,则颇有点好高骛远的意思。其潜力自不必说,但可能正因为潜力太大,反而导致推广困难。尤其对很多高净值用户来说,将自身生物信息与高频支付绑定,这事本身就会有疑虑。

但下一次移动支付战争的齿轮已然开始转动,当支付宝开始进攻时,腾讯即便判断碰一下替代、颠覆不了二维码,但也必须动起来了。


[企鹅生态]关注中国科技产业,已入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搜狐新闻客户端等渠道。公众账号ID:qieshengtai,欢迎关注。

同时,我们的科技媒体【中二投资家】(微信ID:mid-two)也已经上线,由多位最前沿的投资人、财经科技媒体人合办,只提供独家深度报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