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对我们中国,就是“好”,且还不是一般地“好”! 不管是上任的拜登执政美国,还是现如今的特朗普执政,在对我国芯片的出口管制上,都是步步收紧、层层设限,唯恐先进的芯片流入我国,让我国的AI(人工智能)取得飞速发展,以至于赶超它,威胁和取代它的全球霸主地位。 这一管制,恰恰与英伟达的意愿相抵触。英伟达巴不得美国政府完全放开,它好大批量地向我国推销售卖,赚取源源不断的利润不说,还能牢牢占据我国的市场。 胳膊拧不过大腿。 没法子,英伟达只好一边恨恨地咬牙切齿,一边又心急火燎、绞尽脑汁地寻找管制的漏洞,争分夺秒地为我国研制合规的产品。 按理说,身为世界芯片龙头的英伟达,是一家地地道道的美国大公司,理应规规矩矩地听从美国政府的意旨,帮着政府来打压和阻遏我国的科技发展。可是,纵观这几年的种种表现,英伟达不仅丝毫没有与美国政府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的意思,反而时时在钻管制的漏洞,处处为我国着想。 拜登的四年,芯片出口管制措施是一次比一次严厉,一次比一次收紧,现任的特朗普吧,更是变本加厉、无所不用其极,恨不能编织一张巨网,把我国给严丝合缝地罩住,只为能不让一枚芯片落入我国。 美国政府每每出台一项芯片出口管制规则,英伟达就不得不争分夺秒、十万火急地研发符合出口管制要求的替代品:A100和H100被封禁,替代品A800和H800赶紧上场;A800和H800遭难,H20又及时现身。 替代品,准确地说应该叫“阉割版”最好。因为不管是A800,还是H20,都是对原版的删减更改,其性能肯定比不过原版。如 H20,其实际性能只有H100的2三分之一左右。 对于这点,英伟达丝毫不避讳,半点没隐瞒。 即便性能如此可怜,却也是我国公司目前能买到的性能最强的AI芯片了。 为什么呀? 只因为我国的科研条件和技术还暂时赶不上如英伟达、台积电等世界赫赫有名的大公司。但为了发展壮大和立于不败之地,我国不少大公司不得不花大价钱购买外国先进的芯片。如我国的字节跳动、腾讯、阿里都是H20芯片的重要买家。 字节跳动在2024年英伟达Hopper系列芯片全球最大买家中仅仅落后于微软(48.5万枚),以23万枚位居第二。 字节、腾讯等科技公司使用H20吧,没制造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来,可杭州初创公司的Deepseek就不行了。DeePseeK使用了2048块英伟达H800算力芯片,居然以低成本、高性能和开源的诸多优势瞬间震惊了世界,且一度将霸占人工智能领域榜首的ChatGPT挑落下马。 用老美的芯片却把老美给打败了,老美不可思议不说,也会怒不可遏的。更要命的是,我国用的还是“阉割版”的。若用上最先进版的,那得达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于是,老美又着急心慌地加大了对我国芯片的出口管制,针对H20下狠手。 4月9日,美国政府通知英伟达,要求公司在向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以及D:5国家出口其H20集成电路芯片时,必须申请许可。即便是向总部或母公司位于上述地区的企业出售此类芯片,也同样需获得美方特别许可。 4月14日,美国政府进一步通知英伟达,这一出口许可要求将“在未来无限期内有效”。 直接说吧,美国政府这是硬生生掐断了英伟达向我国出售H20的一切可能性,目的是绝不能让我国的AI赶超它。 假若,英伟达能听顺美国政府,能合起伙来打压和阻遏我国的AI,那么,必将进一步拖慢我国的AI发展。可英伟达呢,根本没打算与美国政府合伙,只想着自己的小九九。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美国政府是铁了心地步步管控芯片出口,而英伟达呢,则是执著地钻法令的空子,尽可能不间断地向我国供应合规的芯片。 这不,英伟达老板黄仁勋在5月24日又高调发声了,表示英伟达将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组,其价格将远低于最近受到限制的H20型号,并计划最早于6月开始量产。 有消息人士称,该GPU或图形处理器将属于英伟达最新一代Blackwell架构AI芯片系列,预计定价在6500至8000美元区间(约合人民币46626-57386元),低于H20型号此前12000-15000美元的售价(约合人民币86080-107600元)。此外,这款芯片将基于英伟达RTX Pro 6000D(一款服务器级图形处理器)打造,采用传统GDDR7显存而非更先进的高带宽存储器(HBM)。 采用GDDR7显存技术的新GPU将实现约1.7 TB/s 带宽,虽远远低于H20带宽的4 TB/s,但这刚好满足出口管制上限。 看得出,这又是RTX Pro 6000D的阉割品。 在特朗普政府出台新规后,黄仁勋表示采用Hopper架构的H20芯片在现行出口限制下已无法进行更多修改。言外之意是对本已经是阉割品的H20已经无法再进行阉割了。这是实情。 但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于是乎,很快,黄仁勋又开心地宣布好消息了。 黄仁勋除了宣布将量产RTX Pro 6000D的阉割品外,还在开发另一款面向我国的Blackwell架构芯片,最早将于9月投产。 可见,黄仁勋下大功夫了,为了争分夺秒地生产出符合管制要求的芯片来,真的是绞尽脑汁、处心积虑。反正一点吧,就是尽可能地别断了中国的供应,别退出了中国市场。 那么,为什么黄仁勋宁愿违背美国政府的意旨也要坚决地迎合和服务我国呢? 其实,换作谁,谁也会这样做的! 因为,我们中国,不是别的国家,更有别的国家所无法替代和比拟的一面。 首先,我国的科技市场需求量大。 在前面,我已经提到了字节、阿里、腾讯等大厂对英伟达的芯片比较依赖,也在大量购买。有这些大厂在不遗余力地支持英伟达,这才是英伟达放不下我国市场的原因之一。 到底需求量多少,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了。假若美国政府不进行出口管制的话,那么英伟达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或许依旧能达到2022年前的95%。即便低点,也不会低很多的。 H20禁令迫使英伟达计提55亿美元库存减值。英伟达的减记意味着该公司今年可能损失140亿至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8.81亿-2252.93亿元)的收入。 假若不减少的话,咱们就能很容易地计算出我国的市场对英伟达的需求量到底是多少了。 根据英伟达的年度报告,我国是英伟达的第四大销售额地区,仅次于美国、新加坡、我国台湾。 截至1月的2024自然年中,英伟达中国区营收171.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2.77亿元),为史上最高,比前一年103.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2.63亿元)增长66%。目前,英伟达2025财年中,53%的收入占比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 这份数据,也可以清晰看出我国购买了英伟达多少芯片,市场体量大不大,可见一斑! 其次,我国科技的未来发展市场更为广阔和诱人。 国家的大政方针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二是凝心聚力壮大AI。国家指向哪里,大大小小的公司企业必定会争先恐后地往那方面聚焦和发展。 我国的AI到底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重要的基础便是科技人才。科技人才越多,毫无疑问,AI发展速度就快,就能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 那么,我国的AI人才到底有多少呢? 说出来足以让我们振奋无比: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都在中国。 有这么多的人才基础和后盾,何愁不能让我国的人工智能击碎美国的管制,在自研之路上步步高升,最终和英伟达等一决雌雄呢? 由此,黄仁勋早就给我们作了预估:到2026年,中国AI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未来几年,中国仍是英伟达的巨大机会。 这才是黄仁勋坚决不放松对我国供应的关键点之一:不仅在眼下能大赚特赚,而且在未来还能继续抓住有利机会。 第三,黄仁勋很清楚,一旦断供我国的芯片,后果极其严重。 一旦断供的话,首当其冲的是英伟达的利益和股价大跌特跌。这点,黄仁勋早已领教过了。 再者,假若断供的话,我们没有什么大厂能研发出比较上乘的芯片来,黄仁勋也不至于担惊受怕、寝食难安,可问题是,一旦断供,我国的华为等公司一定会取而代之的。 目前,我国最好的芯片莫过于华为的昇腾910B了。它对标的是英伟达的A100,虽在高性能计算和大规模AI模型训练领域比不过,但在中小规模AI推理场景中,它已经具备一定的替代能力。 这点,黄仁勋也实事求是地承认了:主要竞争对手是生产昇腾910B芯片的华为。 他还警告称,若美国持续实施出口管制,更多中国客户将转投华为,“如果没有英伟达,他们也会使用很多本土技术”。 于黄仁勋而言,他不能断供,一是不想丢掉好不容易打拼占据的中国大部分市场,二是想继续从中国获取源源不断的利益,三是以此来减缓我国芯片自研的速度。 可站在我国的角度呢,我国一方面借助英伟达的芯片来持续不断地推进和提高本国的AI发展,紧跟时代步伐,不掉队,另一方面也趁机加快了自研的脚步,为未来全部国产做好铺垫。 在未来,谁将能在AI赛道上领跑,一是看国家政策,二是看科技人才,三是看研发生态。 这三点,我国恰好都全部具备。那么,未来的AI,谁将独领风骚、雄踞榜首,还用心思吗? 【我是@心花手中开,感谢你的阅读,也希望你能点赞、评论和转发,带给更多的人知识、道理和能量!】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