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OS5.1的速度,真有点出乎意料。Pura 80系列刚发布,系统就已经跟上5.1版本首发,华为这波明显在提速。 而更重要的是,官方也明确表示,从7月开始,会逐步向其他设备推送鸿蒙OS5.1,年底还将进入6.0阶段。 简单说,这不是例行的小更新,而是系统进化的快节奏开始了。尤其是鸿蒙5整体已经跑了大半年,生态应用正开始接入主流节奏,这一波5.1不只是修修补补,更像是为鸿蒙6铺路的一次集中过渡。 这次最先吃到螃蟹的是19款设备,主力集中在Mate60、Mate70、nova12/13/14等近两年的主力型号,还有一批折叠屏产品也赫然在列,像大折叠、小折叠、三折叠几乎全员到场。很明显,华为已经在构建一条高性能设备优先适配的路线。 而在这个节奏里,“鸿蒙微信”成了另一个焦点。1.0.7.37版本已经上线测试,新增了收藏转发和文字翻译功能,听起来不复杂,但这背后是鸿蒙应用能力逐步独立化的信号。 以前我们一直纠结“能不能用”,现在更关注“用得爽不爽”,这就是系统成熟的转变。更直接的数据反馈是,鸿蒙微信在手机端的下载量已经突破了600万。 这说明很多用户不仅完成了鸿蒙OS5的升级,还主动参与了原生生态应用的体验,甚至电脑端鸿蒙微信也开始内测了。 从手机到PC的协同体验,华为正在打通设备之间的边界线。但这波升级节奏快归快,有些用户却只能干着急。 尤其是Mate40、Mate30和P60系列的用户,眼看新系统已经快到6.0了,自己手里的手机却连5.1的影子都没见着。 原因其实不复杂,鸿蒙5在底层做了大量“纯血鸿蒙”的技术转型,对芯片兼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还有就是Mate10、P10这些六七年前的设备,官方几乎可以说是已经“放弃适配”,这也符合安卓系统周期规律。 一方面,这些设备硬件本身早已跟不上新系统的调度需求; 另一方面,维护成本和生态拉齐难度太高,直接被淘汰也在预期内。 这就回到了一个现实问题:在鸿蒙系统不断快跑、生态不断壮大的当下,老机型的生存空间到底还剩多少? 是坚持用下去,还是趁早考虑换代? 这个选择,可能很多人正在经历。回到开头的问题,鸿蒙OS5.1不是普通迭代,它是一场加速奔跑的信号。 从系统节奏到生态应用,甚至设备适配顺序,都传递出一个明确趋势:华为在为6.0的到来铺路,而这条路,不一定每一台老设备都能赶得上。 你现在的设备,还在等待名单里吗?你更关心系统升级,还是应用体验? 欢迎评论区聊聊,看看我们是不是都站在了同一个系统“十字路口”。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