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iPhone和Galaxy手机电量动不动就消耗到20%“红线”时,难道你不感觉烦躁吗?每天都是电池焦虑日。而且两大厂商似乎并没有采取太多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2025年智能手机电池现状 让我们快速了解一下2025年主流旗舰手机的电池状况以及续航能力。 手机测试机构对于电池续航时间的通用测试,通常尽量还原真实的使用环境:对每款手机进行三次电池测试,将每部手机设置为固定的亮度级别,以确保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且所有测试均通过Wi-Fi连接进行。 测试1:网页浏览——运行一个脚本,循环浏览一组网页并以预设的时间间隔滚动,模拟真实地浏览网页,直到电池耗尽。 测试2:流媒体——以相同的视频质量在全屏上播放相同的视频播放列表,直到电池耗尽。 测试3:3D游戏——在测试的每部手机上使用相同的图形设置和相同的环境/级别运行热门游戏,直到电池耗尽。 根据这三个结果,得出的综合续航得分。 首先从三星Galaxy S25 Ultra开始,它拥有长达五年未增长的5000 mAh电池容量,续航得分为8分,在参加电池基准测试的5款设备中排名倒数第一。 接下来是三星的劲敌——配备4685 mAh电池的iPhone 16 Pro Max,其总续航得分为8.5分,超过了S25 Ultra。这一结果使iPhone在榜单上排名倒数第二。 为了更好地理解差距,我们来看看其他一些配备6000 mAh或更高容量电池的智能手机,以及它们在测试中的表现。今年Vivo的旗舰机型Vivo X200 Ultra配备了6000mAh电池,在测试榜单中名列榜首。 此外,配备7050 mAh电池的红魔10S Pro,以及配备6150 mAh电池的努比亚Z70 Ultra续航时间同样超过了苹果和三星。 国产品牌这次真的“遥遥领先” 上述情况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所谓的硅碳电池。简而言之,是通过将硅与石墨烯等碳材料复合制成电池负极,在同体积下利用硅的高比容量提升电池总容量的技术。目前,这项技术还仅限于国产手机应用,例如荣耀、Vivo、Oppo、一加、努比亚和红魔等品牌。 国内大约有十几家硅碳电池制造商,手机硅碳电池技术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过去几年里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快速发展。 所以,今年及今后的大多数国产手机都会配备6000 mAh以上的电池,并搭配大功率快充协议,而苹果和三星被远远甩在后面。有传言称,两家巨头都在研究如何在下一代旗舰机型中采用硅碳电池技术。 为什么5000 mAh不够用了? 我们都知道,电池容量越大越好,在15年前(2010年)苹果和三星的主流智能手机(iPhone 4和Galaxy S)电池容量仅为1500mAh,如今已增长到三倍有余。那么为什么5000mAh反而不够用了呢?我们的手机是不是变得不一样了,更耗电了?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更大更亮的屏幕 如今,智能手机屏幕占比高达90%,而且屏幕尺寸每年都在变大、分辨率越来越高、亮度也越来越高。旗舰手机的屏幕尺寸已经逼近7寸,分辨率已接近或达到2K,就连低端机型的尺寸也在不断增大。 屏幕尺寸并非能耗增加的唯一原因。事实上,每一代产品不断提升的屏幕亮度,才是造成电池损耗的主要原因。我们依然用2010年的“远古”产品进行对比:你敢想象,iPhone 4屏幕峰值亮度仅为500尼特,三星初代Galaxy S才480尼特?如今动辄两三千尼特的峰值亮度(iPhone 16 Pro Max:2000尼特;Galaxy S25 Ultra:3000尼特)看起来固然不错,但长时间保持这样的亮度会很快耗尽手机电池。 再加上手机屏幕的另一项升级——更高的屏幕刷新率,带来更流畅的画面,也带来了高能耗:屏幕刷新率从60Hz提升到120Hz,会使屏幕每秒更新次数翻倍,驱动电路和像素开关频率提升,导致功耗增加20%~50%。 新一代芯片更省电?一点不省 每一代新款智能手机的发布会上,我们都能看到硬件性能提升的PPT。无论提升20%还是更多,都会对功耗产生影响。 诚然,芯片制程工艺的提升能增加晶体管集成度,理论上利于降低功耗,但不同代芯片间因架构、性能定位等差异,实际功耗表现各有不同。TDP(热设计功耗)数值可直观反映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与元件的能耗及效率紧密相关。以高通芯片为例,骁龙8 Gen 3的TDP为6.3W,骁龙8至尊版的TDP为8.2W,这意味着其理论上的满负荷最大功耗更高。 尽管在高通的宣传文案中,TDP只是理论,而骁龙8至尊版“凭借其先进的架构和优化措施,在日常低功耗使用时,功耗反而下降了,在游戏中的功耗控制也表现出色”,但日常负载下,消费者实在没感觉到新一代芯片续航时间更长。 海量的手机APP和漂亮的UI iOS 26发布后,我们不得不提用户界面(UI)是耗电的一个因素。所有动画、过渡效果、透明效果和动态设计元素都需要智能手机GPU(图形处理器)的运算能力。 这种耗电可能不如玩游戏时耗电那么剧烈,但别忘了,你一直在使用手机的UI,所以耗电量会累积起来。说到运算能力,猜猜什么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答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我们知道,手机上许多繁重的AI任务是在网络服务器端完成的,但各大公司都在努力将尽可能多的AI功能迁移到本地手机端。这既是为了安全考虑,也是为了节约他们的AI服务器部署和运营成本。 所有这些都需要高性能的神经网络芯片(NPU),而这些芯片本身也需要额外的功耗。例如在使用实时翻译时,这些功耗可能不会立即显示在电池电量百分比上,但所有这些消耗加起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结语 那么,有解决方案吗?我们应该选择屏幕尺寸更小、中低端芯片、刷新率更低的手机吗?不,完全不是!2025年,手机电池正处于转型期,消费者如果不想更换手机牌子,就只有等待大公司也采用硅碳电池技术。 iPhone在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是数一数二,三星虽然在国内市场沦为“Others”,在全球市场却常年雄踞榜首。消费者如果想继续使用苹果iPhone和三星Galaxy手机,只能盼望它们的脑筋尽快转过弯来(对于曾被“炸怕了”的三星,或许还应该克服一下“电池恐惧后遗症”)。或者,如果我们想更快赶上这股潮流,可以选择搭载硅碳电池的国产旗舰手机。 荣耀已在研究第四代硅碳电池技术,OPPO、小米等品牌也已全面加入。尽管芯片和显示屏的性能和能耗越来越高,但我们最终或许能在智能手机上实现过去功能机时代的两天甚至三天续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