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何软件 首页 软件资讯 业界资讯 查看内容

HR 软件在算考勤,盖雅软件在优化运营效率

2025-6-24 19:03| 来自: 互联网| 发布者: 门户小编


很多人会认为盖雅是一家 HR 软件或者 HR SaaS 公司。

但在我们的定位里,我们做的其实是和运营密切相关的软件,只不过它在运作的业务链条中,会和人、和HR会产生交集。

或者说,对于HR来说,盖雅的软件是一个帮助HR从单纯“管人”的维度,转向“业人财融合”、真正影响业务指标、做到“业务导向”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为什么说盖雅的软件是运营软件?它和HR软件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我们的核心差异性是:实时可量化的人效管理


不仅是事后“发对工资”,更是实时“效率仪表盘”

很多人对盖雅的印象,会觉得盖雅就是干考勤的,就是帮企业把工资算对。

考勤确实是盖雅软件的基础功能,但我们的这个基础功能有别于传统HR软件的考勤功能,我们考虑的不仅是HR“发对工资”的需求,更是运营实时了解业务效率的需求

对于考勤,HR的需求通常是什么?四个字概括——“发对工资”。

以加班工时为例,假如这个月发生了 1,500 个小时的加班,哪些是 1.5 倍,哪些两倍,哪些 3 倍?月底怎么能算清楚、发对工资。这是HR的关注点,也是传统考勤软件的价值作用。

但盖雅的考勤功能,除了能满足“数对人头、算对工时、发对工资”,还会关注“实时算对工时”

这是运营的关注点:我今天到现在为止有多少的工时在产出?有多少在计划内?有多少在计划外?了解这些,能够帮助运营快速作出决策。


简单来说,单就考勤功能来说,盖雅就与传统HR软件区别很大:

  • 传统HR 软件中,考勤模块不是实时的,甚至是“逆向考勤”,它是反着来的,默认大家都全勤,再把它扣下来。

  • 而盖雅软件的考勤功能,是像银行系统一样,一笔一笔加上去的——你今天存进多少钱,一秒钟之内必须告诉你余额是多少——没有一套 HR 软件系统会做成这样。

不仅是实时“效率仪表盘”,还能精算 “时间账本”

继续以工时为例,传统HR模块中的工时管理,是没有成本和科目的,不能和财务系统打通。

它是个薪酬成本的总量,具体拆分需要企业运营时候人工来解决。

前面说了,盖雅软件的差异价值是“实时可量化的人效管理”,要管人效,一定是细颗粒度的财务指标。

盖雅会把每一颗粒的工时都和财务科目进行关联起来,每一个时间都可以分门别类地放到企业对应的财务科目中去,实现“工时A-客户B-产品X-项目Y”,对应起来。


我们内部把这个功能叫做“劳动力账户”,这个功能对运营去管理人效就价值很大了,大家可以参考感受下前后差异:

  • Before:大量公司在经营上算出来的毛利其实是错的。原因不是原材料算不清楚、折旧算不清楚,而是人工算不清楚:人工是拍脑袋放进去了,或者将计划时间放进去的。它只是料工费而已,并非实际的工时成本。

  • After:盖雅系统把每一分钟、每一个小时的工时都和财务相关的科目对应起来:这部分投入的时间、用于哪家客户、哪个产品、哪个项目?清清楚楚。



不仅能精算“时间账本”,还能指导“效率优化”

时间账本算清楚后,从运营的角度,下一个关注的问题就是:这些时间公司该不该花

继续以我们前面说的加班工时为例,继续假设“这个月发生了 1500 个小时的加班”,可能HR不会去追问“1500小时加班是否合理”,但运营老大必须要仔细考虑了:

  • 我这个团队这个月加班了1500小时,但产量没有达到预期,是不是效率太低了?是不是流程冗了?是不是技能不对?

  • 这1500小时太少了,我这个月客户满意度很差、产品品质有问题,加班量是不是不够?

这1500个小时合不合理?该优化的点在哪里?是不是能够跟业务销量、客户服务品质能业务结果能够挂钩?如果要优化,在人的时间、技能、动能三个维度怎么形成飞轮?

这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背后的解决方案(在盖雅,我们叫:),都是业务运营非常关注的。


从市场需求看,传统的HR 的软件解决不了运营的问题,而传统的运营软件(比如ERP)解决不了人的问题,盖雅的人效管理软件,就是要把运营效率和 HR、和用人真正有效的结合起来。

所以,无论是HR希望推动“业务导向”的转型,还是运营团队想要寻求人效优化,都可以来了解了解盖雅软件。

△ 你也可以先来听听盖雅的免费人效公开课

人效数字化,就来找盖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