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飞总聊IT,了解IT行业的方方面面。 苹果真的很忙。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苹果一直在国内选妃--挑大模型的合作厂商。 因为在国内没办法用OpenAI等美帝本土的大模型提供者,所以Apple Intelligence很难落地。 而iPhone在中国本土的销售一落千丈,在最近发布的财报里非常的不好看。 所以苹果在国内落地Apple Intelligence是有压力的。 阿里的通义千问,从来都不是苹果的第一选项。 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这个得问大苹果,看苹果怎么想的。 苹果的第一个选项当然是文心一言,毕竟是最早推出来的,宣传做得最好的。 很可惜,没谈成,路透社泄露天机了。 没谈成没关系,苹果还有很多备胎。 比如说,苹果去找腾讯谈,去找字节谈。 这些都是中国互联网响当当的名片。 但是奇怪的事,就是没有说出来要和阿里谈。也不知道为什么。难道苹果知道阿里举步维艰,不受待见? 总之,后来DeepSeek横空出世,破圈了。 苹果据说也尝试的用了用DeepSeek。 但是看DeepSeek网站上一时半刻就没反应的样子,就知道牛逼的大模型,要想服务好千家万户的苹果客户,还得有配套的外围。 得有CDN吧,得能处理大规模并发吧,得抵挡住各种攻击吧。 这些东西,互联网公司都是有的。无论百度,腾讯,还是字节,都不缺。 但是阿里巴巴更不缺了。阿里云再怎么样没落不没落的,还是国内第一大云厂商。 于是,这么想想,苹果挑花了眼,全中国选妃,最后挑中了阿里,也无可厚非。 也就是在infrastructure上够不够牛逼,在大语言模型上够不够牛逼,这两个事情上,都要占一头。 每个都不一定最牛逼,但是都需要足够好,才行。 当然,商业谈判这种东西,肯定背后还有很多东西在。 也许苹果放出风来就是让各家妥协呢。 也许苹果还有其他备胎计划呢。 谁知道呢。 但是这不妨碍阿里巴巴的股票先涨一波。 股东们套牢那么多年,终于见到了久违的大涨。 而且如果苹果持续用阿里的大模型的话,那么仅仅这个事情,也能让阿里巴巴长期受益。 毕竟苹果都用了,其他公司能不用吗? 其他公司不跟进的话,怎么说得过去呢? 毫无疑问,这一波阿里巴巴真的是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尤其是,苹果在DeepSeek和阿里之间选了阿里,说明大模型固然很重要,围绕大模型的其他技术积累,也同样很重要。 阿里巴巴做云这个生意,这么多年日积月累的,其实还是不一样,不知不觉中,就有好处体现出来了。 下面继续宣传一下我的星球,和飞总交个朋友,大家一起进步。3月底前,知识星球最低价50,优惠券减20,到手30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