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何软件 首页 软件资讯 其他 查看内容

茅台可以抄底了吗?小米、腾讯、比亚迪谁更值得买?

2025-2-13 05:11| 来自: 互联网| 发布者: 门户小编

茅台可以抄底了吗?小米、腾讯、比亚迪谁更值得买?特斯拉、英伟达是不是太贵了?


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问题:如何估算一个公司的价值?估值是投资中最重要但又最难的事。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些估值的方法。


先说说大家一般是怎么投资的。初学者会说,我看好这家公司,所以买它的股票。而稍有经验的投资者就知道,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像茅台,肯定是一家好公司,可2021年追茅台的人多数都套牢了,到现在还亏50%。不是茅台不赚钱,2023年净利润700多亿,2024年大概800多亿,每天净赚2个多亿。但2021年的茅台,最高2600多元一股,PE达到70倍。投资最大的悲剧就是买贵了,只有买得便宜,低估时买入,高估时卖出,每次都用四毛钱买一块钱的东西,自然就能赚到钱。


那怎么测算一个股票的真实价值呢?
市面上最流行的是市盈率,即股价或市值除以净利润,简单直接,全球通用。不管是在二级市场买股票,还是在一级市场收购公司股权,都会用到市盈率。那给多少倍市盈率才算合理呢?


现在英伟达是100倍,茅台是20多倍,难道这意味着英伟达比茅台贵5倍?纳斯达克的PE大概是30多倍,上证指数只有15倍,那能说中国股市比纳斯达克便宜一半?那做多中国,做空美国不就能赚大钱?要是投资这么简单,赚钱也太容易了。高市盈率不一定贵,低市盈率也不一定便宜。因为不同公司情况不同,同样有人会选低市净率的股票,还有高股息率的股票,也都存在一样的问题,都是静态、机械地做估值,没掌握投资的内核。只靠一个指标投资,肯定会掉进大坑。


我们买股票就相当于用自己的钱买了一台印钞机,当然希望它印出来的钱比自己出的钱多得多。估值的本质就是要算出这台印钞机以后能给我们印出多少钱。所以一家公司的真实价值,就是要计算出它以后能到手的钱加在一起是多少。买股票就是买企业,买企业就是买企业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啥意思呢?


因为钱有时间价值,明年赚的钱和今年的钱肯定不一样,有通货膨胀,钱在手上还能增值。所以预测公司明年的现金,一定要扣除这一年的利息,算出来相当于今天的价值,这就是折现,打了折之后的现金。时间越长,打的折越多。把公司在整个存活期间,扣除所有必要开支,能拿回到股东手上的所有钱算到一起,这就是未来的现金流,不是净利润,因为利润和利润不一样。


有的公司赚的钱大部分能放进口袋,比如茅台;有的公司需要继续投入,最后可能亏光,比如恒大。这叫自由现金流,能随便花的钱。把所有未来的自由现金流折现之后加在一起,就能算出这家公司的合理价值。这就是现在投资界公认最好的估值方法,叫现金流折现法。如果你还想深入了解DCF模型,可以在网上搜相关公式,但公式其实一点不重要。你只要想清楚三笔账:


第一,这家公司能活多久;
第二,有多少钱能进股东口袋;
第三,利息是多少。


这三个变量都是未知数,任何一个数字变动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巴菲特、段永平都强调,DCF模型是一种思维方式,不是一个计算公式,核心在于你能否看懂一门生意?芒格调侃巴菲特,老听他念叨DCF模型,从没见他算过。巴菲特说,我心里算的,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在实际投资中,我们根本不需要把这个公式算得特别精确,而是要用这种思维方法去了解这家公司、这门生意是怎么赚钱的。这也衍生出一种更实用的估值方法,叫一眼胖瘦法。


巴菲特打过比方,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胖子,你不需要知道他是260斤还是320斤,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不是胖。在投资领域,判断一个公司是不是便宜,你也不需要拿着计算器摁来摁去细算,找那种一眼看上去就便宜、估值低的标的,就能轻松赚钱。如果你还在犹豫它到底贵还是便宜,那大概率它不够便宜,不值得你冒险投入。


像巴菲特2003年投资的中石油,看了财报,了解每年的利润分红情况后,大概估出中石油当时值至少1000亿美元,可市场价只有350亿美元,打了三五折,必须买。后来国际油价上涨,公司利润增长,估值也要逐步回归。老巴认为它不便宜了,就卖掉了。虽说卖掉之后还涨了很多,被中国股民嘲笑,但人家四年赚了7倍,将近40亿美元,可能是在中石油上赚钱最多的人之一。


今天咱们聊了几种估值方法,市盈率法、DCF估值模型,还有一眼胖瘦法。其实在日常投资中,单单市盈率这一个指标,只要你理解清楚它背后的逻辑,而不是简单看倍数,投资就能迈进一大步。


估值看上去很难,需要你深入了解一个公司的商业模式,观察它未来10年、20年的发展脉络,才可能给出相对精确的答案。但估值也简单,就是用常识思考这家公司未来能创造多少财富,现在的价格有没有贵得离谱或者便宜得惊人。但很多人投资时,往往会失去这种常识判断能力。比如有人买了股票后就强烈看好,认为它永远会涨;还有人觉得中国股市毫无价值,美国股市永远上涨。


这种刻板观念锁住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没法用常识去判断。之前很多房子租金回报率只有1%,现在特斯拉市值又超过全球其他车企总和。这种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计算,而是常识判断。难点不是估值,而是面对市场如何保持理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