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奇袭”与美团“跟进”2025年2月19日,京东通过官方公众号“京东黑板报”宣布,自3月1日起逐步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兼职骑手则享受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这一举措使京东成为首个为外卖骑手提供五险一金保障的平台。 同日,美团在公众号“美团Meituan”发布公告称,计划从2025年二季度起,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并强调已为此筹备两年,包括试点职业伤害保障、搭建社保信息系统等。 从时间线看,京东的“率先表态”与美团的“火速跟进”仅相隔数小时,引发外界猜测: 美团是否因京东的“压力”才被迫行动? 二、美团缴社保的“理由”:早有布局还是临时应对?美团在公告中强调,其社保政策并非仓促决定,而是基于长期准备: 试点经验积累:2022年7月起,美团已在人社部指导下,投入14亿元为7个省市的全量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险,并计划向全国推广。 调研与政策适配:2024年起,美团针对不同区域、城市骑手需求进行调研,形成“分类保障”方案,例如将骑手划分为“全职”与“稳定兼职”,优先覆盖核心群体。 社会责任与政策导向:美团称此举是为响应国家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号召,并强调已召开421场骑手恳谈会,改进算法、取消超时罚款等。 表面看,美团试图将社保政策包装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但京东的“突袭”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 例如,美团原计划2025年二季度才启动社保缴纳,而京东的3月1日节点显然更早。 三、京东的“阳谋”:如何给美团施压?京东的社保政策不仅是福利升级,更是对美团的一次精准打击: 行业标杆效应:京东以“首个缴纳五险一金”的姿态树立行业新标准,直接对比美团长期以来的“无社保”争议,形成舆论压力19。此前,美团骑手因缺乏社保屡遭诟病,抗风险能力差、老无所依等问题被频繁提及。 抢夺运力资源:京东外卖刚起步,需吸引骑手加入。五险一金政策对骑手更具吸引力,可能分流美团运力。尽管京东骑手数量远少于美团,但其差异化策略(如主打品牌商家、免佣金)可能动摇市场格局。 战略反击:美团近年通过即时零售(如商超、药店配送)侵蚀京东传统业务,京东则借外卖业务反向切入美团腹地。社保政策成为这场“跨界战争”中的关键筹码。 四、美团“妥协”的背后:为何以前做不到,现在可以?此前,美团常以“骑手数量庞大、成本过高”为由回避社保问题。如今转变的核心无外乎这三个原因: 政策倒逼:国家近年来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例如人社部推动的职业伤害保险试点,迫使平台调整策略。 分类管理降低成本:美团将骑手分为“全职”与“稳定兼职”,仅覆盖核心群体,而非全员缴纳。例如,“稳定兼职”需满足一定接单频率,实际覆盖人数可能大幅低于总骑手量。 竞争压力:京东的举措让美团的“不作为”显得被动。若不跟进,可能面临骑手流失、舆论批评甚至监管风险。 五、是“倒逼”,更是行业洗牌的开始美团缴社保的本质,是政策、竞争与商业模式三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京东的“奇袭”撕开了平台经济的“遮羞布”,迫使行业重新审视“人力成本”与“社会责任”的平衡。但这场竞争远未结束:
这场“社保大战”或许只是起点,外卖行业正从“烧钱扩张”转向“价值重构”,而骑手权益终将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尺。 你觉得京东给外卖员缴社保,是出于良心,还是出于竞争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