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一个措手不及,紧跟着说:美团宣布将于二季度起,逐步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涵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核心险种。 时间上已经晚了一个季度。而且京东明确为“五险一金”,美团只敢说“核心险种”。 饿了吗接下来也出场了,说的是更含混的“社保缴纳试点”。 外卖市场这下子真的热闹了。 1 一周前,京东深夜奇袭,宣布将进军外卖市场。第二天美团股价应声跌落6.12%。 这一次美团小编跟进社保之后,不知什么原因,竟放出很多批评美团的留言: 引发舆情后,美团索性关闭了评论。连自家小编都放水,不知道王兴是否知道这其间的原因? 京东引发的错乱似乎是一连串反应。京东为何此时杀入外卖市场? 这其中可能牵涉即时零售的战略防御。 美团近年发力“万物到家”,涉及3C、商超等品类,直接威胁京东的核心电商业务。京东通过外卖切入高频餐饮场景,既是进攻也是防守,旨在用外卖带动即时零售业务,巩固“最快配送”的护城河。 另外,京东物流体系庞大(约50万员工),需要新业务分摊成本。外卖作为高频消费,能提升达达骑手的订单密度,降低配送成本。 京东也瞄准了商家痛点与市场机会。 美团、饿了么长期被诟病高佣金,商家负担重。京东打出“全年免佣金”策略,直击痛点,吸引连锁品牌入驻(如瑞幸、汉堡王),利用商家对现有平台的不满撬动市场。 中国餐饮连锁化加速,中央厨房模式普及,标准化餐饮更适合外卖。京东瞄准“品质堂食餐厅”,避开低质商家争议,也能建立差异化优势。 2 展开说,京东外卖优势包括: 物流基础雄厚。达达拥有近130万活跃骑手,配送网络覆盖全国,可实现“最快9分钟送达”,与美团运力接近。 电商用户转化优势。京东App月活超5亿,若将部分用户转化为外卖消费者,初期流量无忧。 还有品质背书。京东外卖通过筛选连锁品牌入驻,能够避免“幽灵厨房”,提升消费者信任度。 但京东劣势亦明显。 首先是盈利模式存疑。免佣金肯定仅为短期策略,长期如需收费,可能面临商家流失。京东缺乏抖音的流量优势,难以通过广告等途径弥补佣金损失。 用户习惯壁垒也不可忽视。美团占据70%市场份额,用户已形成“点外卖用美团”的惯性,京东需持续补贴(如5元运费券)才能培养新习惯。 其他还有区域订单密度低等问题,即时配送依赖区域订单集中度,京东初期可能因单量不足导致成本高企。 3 但无论如何,京东的入局,就如同一条鲶鱼,给竞争对手造成莫大困境。 美团高佣金(6%-8%)早已引发商家不满,西贝等品牌公开抱怨,京东的“0佣金”可能倒逼美团降价。 美团股价因京东入局一度暴跌6%,但凭借庞大运力与用户基础,仍可通过补贴战稳固地位。 至于饿了么,被阿里收购后资源倾斜减少,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约25%),早已存在边缘化的生存危机。若京东与美团开打价格战,饿了么可能因资金不足率先出局。 在此之前,抖音曾试水外卖,但因配送依赖第三方(如达达、闪送),效率低、成本高,最终收缩业务。京东自建物流的优势更明显,但仍需解决规模问题。 4 外卖市场未来格局会怎样?三分天下还是两极分化? 以下姑妄言之。 短期内,因京东搅局,价格战很可能重启。 京东以低价+免佣金吸引商家与用户,美团或被迫跟进降价,消费者短期受益。 中期看,饿了么或成最大输家。 阿里对饿了么支持有限,若京东抢占10%-15%份额,饿了么可能退出第一梯队,转型为物流服务商或有其他结局。 但长期看,免佣金难持续,市场将回归理性。胜负或许更多取决于物流效率与用户习惯。京东可以蚕食部分市场,但美团仍占优势? 但不好说啊,之前一直盛传抖音要并购饿了吗,所以新的变数一直都存在。 外卖大战正上演“三国演义”。 京东这条“鲶鱼”,激活了沉寂的外卖市场。但这场博弈不仅是三巨头的较量,更是电商与本地生活服务的边界之争。 无论结果如何,良性的市场竞争总是好的。消费者,将成为价格战中的最大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