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的最新财报,可能是集团本身,甚至是以它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转折点。 关注阿里很多年,上次买卖阿里股票还是2020年。当时的阿里风光无限,电商基本盘还没遭到拼多多和抖音强烈冲击、阿里云是先锋创新的代名词,外加香港双重上市、蚂蚁IPO等新闻频上头条,许多人觉得阿里会一直好下去。 但也是2020年,我把持有的阿里股票都卖了。一方面想落袋为安,另一方面,当时蚂蚁的广告遍布北京的公交站和地铁,一切烈火烹油得令人不安。 后来发生的事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自此以后,阿里股价进入持续的下行通道,跌穿很多人的心理防线。有好几次,我想逢低买入,但最后都没下手,原因有三:电商基本盘被蚕食;云业务竞争同质化;宏观层面还缺定心丸。 所有的一切在2025年有了明显变化。这也是为什么这次阿里财报值得认真聊聊:
1,CMR +9%,淘天完成艰难自证尽管市场现在更关注阿里的AI投入,但我们还是先谈谈电商。 广告是电商平台的重要收入来源。财报显示,淘天集团2024年Q4超过七成的收入来自“客户管理”(CMR,即淘宝天猫平台收取的广告费和佣金)。这项数据和淘天的成交额(GMV)有关,也和商家的付费意愿(take rate)有关。 考虑到四季度线上实物零售额环比有所下滑,淘天的客户管理收入增长更多来自take rate的增长。可以推测的是,淘天去年9月增加的0.6%服务费和新的广告产品“全站推广”的渗透,已经在财务上有所表现。 这里讲一下“全站推广”。传统的平台营销产品对应的是部分付费流量(比如把20%的搜索流量拿出来卖,商家参与竞价),“全站推广”相当于重新定义了商业化流量池,把付费流量和自然流量打包到一起出售,商家的拿量范围也因此变得更大。 拼多多是“全站推广”的创造者,这个产品的价值在于调动了广大中小商家的付费意愿。对于中小商家来说,全站推广提供了可控的起量方式,且操作简单,运营门槛大大降低。淘天拥有极其丰富的商家生态,但此前广告收入更多来自头部商家,“全站推广”的渗透意味着这部分收入的结构性提升。 淘天的CMR增速低迷已久,此次9%的增长实属超预期。增长解决的是淘天近年来的自证难题——如何向市场、向自己证明,淘天可以走出和同行不一样的增长道路? 在市场份额遭到新竞争对手挤压的背景下,这两年的淘天有过明显的探索和摇摆(比如大搞内容、比拼“最低价”、跟进“仅退款”等等)。然而,淘天的平台生态和流量机制跟抖音、拼多多都不一样,盲目模仿意义不大。 2024年下半年,我们观察到淘天在逐步“找回自己”。平台转向强调商家经营、松绑了“仅退款”、回归了“货架电商”叙事。这些动作和行业变化相呼应(如“低价”竞争遭遇阻力、抖音电商将“货架”视作增长核心动力等),淘天也在变化中完成了艰难自证。 2,砸钱搞AI,融入AI CapEx叙事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几乎所有问题都在围绕阿里的AI展开。毫无疑问,现在市场就是把阿里看作“AI股”。 逻辑是这样的:港股估值低迷已久,DeepSeek引爆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AI的关注,而阿里又是一批上市公司中AI成色最好的那个(DS和字节都没有上市,百度不会是首选),再加上苹果AI和阿里合作的新闻,所有关于阿里的关注都聚焦到了公司的AI进展上。 更具体地说,市场关注的是阿里愿意为AI投入多少钱。 目前,AI Capex叙事主导着美股市场对科技公司的预期。所谓的AI Capex,指的是公司为推动AI的研发、应用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而进行的资本支出。美股投资者把AI Capex视作推动公司未来增长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Meta、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公司都在加码。 你也可以把AI CapEx叙事简单理解为一种“AI烧钱竞赛”——谁愿意花更多钱投AI,谁就更容易市场被看好。
AI Capex叙事本来只在美股市场盛行,但DeepSeek爆火后,这股风也吹到港股市场,吹到了阿里头上。财报显示,阿里本季度的资本开支大幅增长至318亿,环比大增80%。 对于未来,公司管理层更是给出了超预期展望,称“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按照市面上普遍的估算,这对应的是每年约1200亿的资本开支。由于公司的表态实在过于爆炸,阿里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一度涨了快15%。 除了AI Capex,管理层还提到,AI是几十年一遇的机会,阿里AI战略的第一目标是实现AGI。蔡崇信表示,如果实现AGI,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大概率将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有可能影响或者替代现在50%左右的GDP构成。 3,热情绪和冷思考阿里是个大集团,值得关注的点还有很多。例如淘天自营业务的收缩、阿里国际电商的超预期增长、近期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竞争加剧(京东入场做外卖),阿里本地生活或将面临更大压力等等。不过AI的光环实在过于耀眼,这些业务都不得不稍作让位。 毋庸置疑,阿里走出了“低估”泥潭,告别了只被看作“电商公司”、困于10倍PE的阶段。开年至今,阿里股价已经上涨了超60%,涨幅很大程度是AI情绪带来的。 但如果回到财务数据本身,你会发现,云智能集团的营收占比只有11%左右,阿里的基本盘仍在电商。 在电商行业群雄环伺的背景里,“警报”并没有解除。根据36Kr的报道,2024年淘天GMV在8万亿左右;抖音电商的GMV达到了3.5万亿,位居行业第三,其2025年目标为4.2万亿;拼多多的GMV达到了5.2万亿。后来者的追赶速度依然可怕。 与此同时,AI Capex叙事伴随着太多的不确定性——AI的商业化路径尚不明确,且AI领域技术迭代迅速。阿里需要在变化中及时应对,还需要在投资与回报之间找到平衡。市场的高预期短期会带来可观涨幅,但长期来看也必然会伴随压力和波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