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教训,TikTok在美国吃到了

[复制链接]
查看101 | 回复0 | 2025-1-28 15: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封杀”法案落定,TikTok命悬一线!

3月13日,美国众议院对《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侵害法》进行投票,最终以352票赞成,65票反对通过。
该法案最为人所关注的内容就是:要求TikTok在165天内剥离母公司字节跳动,否则就要Tik Tok在美国的应用商店下架。



之后,TikTok的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发布回应视频,并继续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故事,以此抵抗美国赤裸裸的针对。
该视频发布一小时后在TikTok上评论破万,点赞超27万。
这场美国恣意打压、TikTok殊死抵抗的战役其实早就打响了。
去年3月,周受资作为TikTok的首席执行官出现在国会听证会的现场,这位出生于1983年的年轻CEO第一次高调在公众面前曝光。



而从那时起,人们就把美国与TikTok的战争和周受资这张亚洲面孔牢牢绑定。






新加坡人
今年1月,美国国会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举行了关于儿童安全议题的听证会,会上有五家科技巨头负责人出席。而当周受资面对问讯时,美议员的侧重点则完全集中在国籍问题上,他们连续9次质问周受资及家人是否为中国国籍。



其实,大多科技巨头负责人,如苹果CEO蒂姆•库克、Meta CEO扎克伯格、Google CEO桑达尔•皮查伊等,也都曾因反垄断、侵犯隐私、数据泄露等原因出席过听证会。
但像周受资这样,因为亚洲面孔、因为TikTok的中国背景就被圈定在国家问题上的问询却从未有过。而他不卑不亢、冷静专业的态度也吸引了很多国外网友。
其实周受资屡次表明,自己是新加坡人。在TikTok上,周受资的账号名为“show.time”。
在3月4日他发布的短视频中,周受资放出了定位地点新加坡,其暗含的意思不言而喻。




一切所言非虚。虽然祖籍广东潮汕,但周受资确实是生在新加坡,长在新加坡。
在2023年11月的《vogue》杂志采访中,周受资提到了自己的童年。



他的父亲从事建筑业,母亲是一名财务工作者,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父母对于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
12岁时,周受资在新加坡全国考试中取得高分,顺利就读于新加坡最顶尖的中学之一——新加坡华侨中学。
值得一提的是,这所学校由已故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发起建设的,也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本土之外的最大生源校之一。



与此同时,这所学校非常重视中华文化。在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广英语教育的大环境下,在周受资在这里受到了最好的汉语教育。所以他英语和中文都像母语一样流利。这也为他未来在中国发展打下了最重要的基础。
作为新加坡人,中学毕业后,周受资首先完成了新加坡男性必须履行的2年兵役。提及自己的军营生活,周受资曾感慨:“18岁是很难静下心来做事的年龄,但军营的生活,却让我思考了很多,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日后影响最大的一点,不要浪费时间。”



而最直接的影响,是生存能力的训练。从周受资的采访中,我们能够得知,他在接受精英教育之外,也接受了“素质”训练。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作为军事训练的一部分,周受资曾在文莱的热带丛林进行了专业又严苛的生存训练:跋涉路程超过88公里;徒手在森林里建造小屋;为了果腹要煮野山药煮野菜,还要杀死活鹌鹑充饥。
周受资曾在UCL毕业视频中说,自己不懂的东西其实很多,做的很多事情也都是完全跨行的。但是他可以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很多人猜测,这也得益于他极强的适应力、行动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也许和他当年的军队生活有关。
而少时在新加坡的另一个并不愉快的经历也为周受资增添了坚韧的底色。



他说,自己是新加坡的“国家富二代”。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一家建筑公司,生意一度风生水起。
然而,由于经营不善,企业几度面临危机,经历了从一夜暴富到一无所有。年轻的周受资看在眼里,心理也受不小的冲击。日后在参与小米公司、助力雷军上市的那些压力巨大的日子,他就和雷军提起,他的人生大愿望之一就是:一定要参与建设一家伟大的企业,并要让它立于不败之地。
雷军在得知周受资的这段经历时笑说:“你这是想对这段童年经历复仇!”周受资想了想说:“复仇二字,好像过于强烈了。”



俄罗斯出道
在大众眼中,周受资是华人精英的天花板,现实版霸道总裁。
两年的军队生活后,他以上尉军衔退役,开启了长达快20年的海外经历。
2003年至2006年,周受资就读于伦敦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后,他选择留在伦敦并进入高盛,参与投资银行业务。

在高盛工作的两年期间,周受资基本没有周末,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是常态。之后他又考入哈佛大学。
翻看周受资的人生发展,的确是各种buff叠满,也包括他的婚姻家庭。



就在哈佛期间他认识了妻子高伟晏。比起“周受资太太”这个标签,独立的高知女性似乎更贴合实际。高伟晏是中国香港新鸿基集团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和母校韦尔斯利的校董,2014年,她被硅谷商业杂志评选为科技行业百大女性之一。
可以说,妻子的事业并不比周受资暗淡。
而二人浪漫的故事,至今仍然以“校友故事”的形式,被挂在哈佛商学院的官网上。



周受资事业的转折点是,在高盛工作期间,一家刚刚成立一年的公司向他发出了邀请。
这家公司就是DST Global,在成立之初毫不起眼,无法和高盛媲美。但周受资果断加入。
他曾引用Google前CEO 埃里克•施密特的话,如此形容离开高盛奔赴DST:“如果你被告知要登火箭,不要去问应该坐哪个位置,先登上去就好。”
DST总部位于俄罗斯,实际上是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专注于互联网投资业务。
加入DST后,周受资负责中国区的投资,他的工作状态让老板咋舌。对周受资了解一二的同事都知道,他对工作极度“拼”。
在DST工作期间,为了尽快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他调动各方人脉,有报道称,他平均一周见30家公司,一年下来能见上三五百家。2015年雷军找到他时,他已经深入研究超过1000家企业。



周受资认为投资是一门技术活,需要大量的累积,这样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曾担任汉能投资集团总经理的赵小兵对周受资的印象是:极为勤奋严谨,有超出常人的智商和逻辑思维。在接受媒体采访,赵小兵曾说过这样一个小细节:一次会议中,他起身时无意中看见了周受资的笔记,那是在高速问答当中记录的 ,但几乎是可以打印出来直接出版的程度。当时赵小兵就感受到了周受资的“可怕”。

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周受资不管是对待合作者还是竞争对手,都彬彬有礼且极为友善。



中国打工
周受资的勤奋获得了DST的高度认可。很快他就成为了DST的核心——中国区的合伙人。在此期间,周受资促成了DST对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京东、滴滴等知名公司的投资。



2010年伊始,周受资敏锐地捕获了京东的机会。在周受资的牵线下,DST创始人米尔纳在2010年12月见到了刘强东。
这里面还有个好笑的故事,米尔纳一上来就说可以投15亿美元,刘强东一度以为对方就是个骗子。最后,DST投资了京东5亿美元获得了8.8%股权。



2011年,周受资又盯上了小米。当时为了接触到雷军,周受资先是辗转认识了几位被雷军投资过的创始人,再通过这些创始人的引荐,最终在2011年3月见到了雷军。几个月后,DST完成了对小米的5亿美元投资。
2013年,周受资又去见了字节跳动的张一鸣。仅几次见面,他就对字节的前景十分看好,更看好的是张一鸣的能力。不久米尔纳就同意领投B轮融资,投资后,他们获得了字节跳动7.2%的股份。



周受资的理念里,商场并不是冷冰冰的存在,在做投资时,要投资公司,更是投资人。要真心实意地和投资创始人保持亲近,甚至要他们变成自己人。
之后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周受资真的变成了雷军和张一鸣的自己人。
2015年周受资离开DST,加入尚未上市的小米,并成为公司的CFO。当时周受资只有32岁。
在很多人质疑周受资担任CFO过于年轻时。雷军却认准了他:“周受资是世界级的投资家,年轻、聪明,而且有一种对世界复仇一般的勤奋。”



2017年10月底,小米预备上市。
随即,迎接周受资的是繁杂而庞大的上市工程,这也是周受资面临过的最大挑战。
那段时间,周受资在社交媒体分享了一张写着“睡觉都是浪费时间”的图片。无疑,那段日子不光忙到昏天黑地,还有重重破折。



筹备上市的日子,小米经历了火热的认购,也经历了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而造成的机构撤单。
直到2018年6月29日,周受资终于在洛杉矶收到了最后一份来自投行的订单;2018年7月9日小米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这过山车一般的上市之路,才终于成功画上句点。
无数人恭喜着周受资,他却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愣神。在回忆起这段时光时,周受资形容道,那是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太像一场不真实的大梦。
在香港上市后的小米,一跃成为国际化最成功的中国科技公司之一。



此后小米不断拓展其海外业务,即使在国内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周受资也未停止业务的拓展和洽谈。在全球面临疫情挑战的情况下,小米的海外业务获得历史性突破。
媒体统计,2020 年小米财报显示,小米的国际业务扩展到了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市场总营收 1224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34.1%,占总营收额一半。

周受资在小米工作的6年间,鲜有时间回家与家人团聚。
据他身边人透露,他在办公室的显著位置摆放了自己家人的合影,手机屏保也是家人的照片,就连吃到好吃的,他都会拍照发给家人,表示下回会带他们来吃。
这也可能成为周受资离开小米的一大原因。
2021年雷军发微博,对周受资的离开纵有千般不舍,但依然祝福他有更美好的未来。







正在战斗
2021年3月,周受资宣布加盟字节跳动,担任CFO ,base 在家乡新加坡。




当时字节跳动对周受资加盟的回应是:“相信周的加入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全球业务。”
4月30日周受资开始兼任TikTok首席执行官 ,之后他开始以科技巨头CEO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在TikTok,周受资一如之前地勤奋儒雅。
他会在短视频中分享TikTok对世界各国小业主的帮助。凭借自己的优良形象为TikTok的商业公信力背书。



但无论周受资取得过怎样的成功,无论他曾抓住过怎样的时机,最艰难的挑战似乎永远都在前方。

有媒体报道称,其实2019 年和 2020 年的两次听证会,TikTok 都选择不派人出席。但2023年3月的听证会TikTok CEO 周受资到场接受质询,说明“这不是一个好兆头”。
因为类似的听证会更多是议员们为自己发声创造的舞台,TikTok选择现身就说明公司内部判断当前的局势到了必须为自己发声的程度。
而结果也显示,这个听证会显然不是让TikTok为自己发声的。
近 5 个小时的听证会,周受资只在开场得到了近 6 分钟不被打断的时间。大部分时候,他说不到半分钟就会被打断,还被要求以 “yes or no” 直接回答问题。
而此时周受资在听证会上表现出的优雅、不卑不亢也并不令所有人满意。国内就有很多网友认为他的回答四平八稳,情绪状态也不够饱满,整体并不坚决果决,没有体现出TikTok的态度。



然而,听证会并不是爽文走进现实。有专业人士称,如果他态度尖锐,呈现出的观感反而会更不好。
TikTok不是国家监听的工具,是帮助无数小商户、普通人活下去的工具,是给人带来快乐的科技APP。周受资只要不断强调这一点,就足以说明TikTok的立场。
在2024年1月的听证会结束后,2月新加坡联合早报发布评论文章,提到新加坡驻美国大使吕德耀写的一篇名为《对周受资盘问若过分 或有损美国形象》的文章。文章盛赞周受资面对科顿议员刁难时冷静沉着的状态,提出他谨言慎行,处处以维护TikTok尊严为己任,是新加坡的骄傲。




然而美国对TikTok的打压还远远没有结束。

就在今年3月,周受资带领TikTok吹起了反抗的号角。
3月7日, TikTok向美国用户推送了开屏弹窗:“Stop a TikTok shutdown”(阻止TikTok被关闭),鼓励美国用户给当地议员打电话,阻止法案的通过。不少议员办公室电话被打爆了,但可惜结果未能如愿。



多方情况都表明,留给TikTok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TikTok最后的命运如何,可能并不决定于周受资的肤色、国籍。因为这早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问题了。因为在美国政府看来,TikTok背后的字节跳动,永远代表着中国企业。
TikTok在美步履维艰,亦迷雾重重。拨开迷糊,周受资奋力反击,动作却依然优雅。

谁能说优雅的人不会战斗?只是周受资这曲战场上的华尔兹,让人看来总有些悲壮。结局最终如何没人知道,周受资还在坚持,他正带领TikTok试图突出重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